分析及排除農用貨車前輪低速擺頭故障

農用貨車在一定行駛速度下,兩前輪各自圍繞主銷進行角振動的現象,稱為前輪擺頭。前輪擺頭使前軸在垂直平面內產生振動,引起前輪上下跳動,嚴重時方向盤發抖,手感發麻,甚至在駕駛室內可看到整個車頭晃動。它不僅增加了駕駛員疲勞程度,危及安全,而且加劇了輪胎磨損,增大了滾動阻力和車輛效能的發揮。前輪擺頭可分前輪低速擺頭和前輪高速擺頭。前輪低速擺頭一般是指農用車行駛速度在20km/h以下時發生的前輪擺頭。

分析及排除農用貨車前輪低速擺頭故障

1.低速擺頭故障原因

前輪低速擺頭主要是由轉向器和傳動機構磨損導致間隙過大和各連線點鬆動引起的。

(1)前輪定位引數失常的影響。前輪定位包括前輪外傾、前輪前束、主銷內傾和主銷後傾四個要素,且不同型號的車型都有各自的引數值。如果前橋彎扭變形,主銷與襯套磨損過於鬆曠,鋼板彈簧固定鬆曠或錯位等都會使前輪定位引數失常,從而破壞了轉向輪的穩定效應,引起前輪搖擺。

(2)輪轂軸承鬆曠或損壞。輪轂軸承鬆曠或損壞,軸向牽制就會受到破壞,車輪遇到阻力就會在轉向節軸上徑向擺動,從而牽動車輪沿主銷搖擺。

(3)轉向盤自由行程(自由轉動量)過大。

(4)對於帶迴圈球的齒條齒扇式轉向器低速前輪擺頭還有以下原因:螺桿、鋼球、螺母之間產生鬆動;轉向臂軸齒扇與螺母齒條間隙過大;轉向臂與轉向臂軸的緊固螺栓、螺母鬆動;轉向器軸承間隙過大;左、右轉向節上、下臂鬆動或是螺母鬆動。

(5)對於蝸輪蝸桿式轉向器低速前輪擺頭還有以下原因:滾輪與蝸桿的齧合間隙過大;蝸桿上、下軸承間隙過大;橫拉桿、直拉桿的球頭鬆動或緊固螺母鬆動;前鋼板彈簧錯位或其U形螺栓鬆動。

(6)貨物超長、載荷不均勻使後輪超載或後輪胎壓不足。

2.診斷與檢查方法

(1)檢查前束是否過大;檢查主銷後傾角是否變小。

(2)用千斤頂將前輪架起,用手往裡往外推動輪胎,若有過大的曠量,則進一步判斷是前輪輪轂軸承鬆曠,還是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的間隙過大。如果主銷間隙超過0.1mm,軸向間隙超過0.26mm,前輪就會擺頭。

(3)檢查轉向盤自由行程是否過大。其方法是:一人固定轉向垂臂,另一人轉動轉向盤,若感到自由轉動量大,則說明轉向器有部位鬆動,各摩擦副和連線件間隙過大。

(4)檢查轉向盤間隙。一人左右轉動轉向盤,另一人固定轉向垂臂,根據感覺來診斷滾輪與蝸桿的齧合間隙是否過大。用手握住轉向盤,上下來回推拉轉向盤,根據感覺來診斷蝸桿上、下軸承間隙是否過大。

(5)檢查橫拉桿、直拉桿的球頭是否過於鬆動。其方法是:一人在駕駛室內左右轉動轉向盤,另一人在前橋下觀察橫、直拉桿的運動。若保持前輪輪胎與地面相對不動,而發現橫、直拉桿有相對運動,則說明橫、直拉桿球頭過於鬆動,或者球頭磨損過甚、彈簧折斷及螺塞調整過鬆。

(6)檢查前鋼板彈簧撓度是否不良,鋼板彈簧是否錯位或折斷,U形螺栓是否鬆動。

3.排除方法

(1)如果前束不合標準應調整。

(2)若前輪輪轂軸承過鬆,應予調整,要求是輪轂既能自由轉動又無軸向間隙。

(3)若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的間隙過大,應更換襯套;或者加大主銷,並對襯套進行鉸削。更換襯套的方法:用比襯套外徑稍小的銅(鐵)棒,用錘子擊出或用壓力壓出。將有一定過盈量的襯套用壓力壓入或用臺虎鉗夾入轉向節內。注意:要使襯套的油孔對準轉向節主銷孔上的注油孔,且襯套兩頭應不高出轉向節端面。襯套壓入轉向節內後,如主銷裝不進去,可用直鉸刀進行鉸削。

若前軸的主銷孔端面與轉向節主銷孔端面磨損,可在兩者端面之間增加金屬墊片,以控制轉向節軸向鬆曠。

(4)調整轉向盤自由行程。

(5)調整滾輪與蝸桿的齧合間隙。

(6)蝸桿上、下軸承的間隙是利用增減殼蓋與轉向器殼之間墊片進行調整的。其方法是:減少墊片,軸向間隙變小;增厚墊片,軸向間隙變大。

(7)橫拉桿球頭銷的拆卸:用撬杆插在轉向節臂和橫拉桿接頭之間,用力壓撬杆,並用錘子從對面敲擊轉向節臂球座外端,將其振鬆後自行脫掉。

(8)拉桿球頭銷的裝配:拉桿球頭銷的銷軸連線部分是錐體,裝配後球頭銷錐頸的小端不得露出轉向節臂錐孔端面,也不得低於錐孔端面2mm以上,否則難以緊固。擰緊球頭銷螺母時,必須按規定力矩緊固後再用錘子敲擊轉向節臂接頭處,一邊敲擊一邊把螺母再擰入1/3~1/2圈,到剛好能插入開口銷為止。

若球頭銷磨損過甚、彈簧折斷,應更換新件;若球頭和球頭銷磨損不大,彈簧並無折斷及失效,可擰緊螺塞進行調整。若不符合要求,應予更換,重新裝配、擰緊。(9)裝載貨物時,不能超長、超寬,以減少車輛重心的偏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