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羊場裝置管理制度,附裝置維修

裝置保養:對機械裝置進行清掃、調整和防腐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叫做裝置維護或裝置保養。

裝置維修:機械裝置的維修是指修復由於正常或不正常的原因而引起的裝置損壞。

裝置改造:不斷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企業也必須適時進行裝置的改造。

裝置更新:用新裝置去代替不能繼續使用、經濟上不宜再使用和技術上落後舊裝置。

養羊場裝置管理制度,附裝置維修

一、養羊場裝置保養

對機械裝置進行清掃、檢查、清洗、潤滑、緊固、調整和防腐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叫做裝置維護或裝置保養。其目的是減緩裝置的磨損,及時發現和處理裝置執行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多數企業採用“三級保養制”,即“日常保養”(簡稱“日保")、“一級保養”(簡稱“一保”))和“二級保養”(簡稱“二保”)制。

1、日常保養:日常保養主要內容是進行清洗潤滑,緊固容易鬆動的螺絲,檢查零部件的狀況等。保養的專案和部位較少,且多在裝置的外部,由操作工人承擔,並作為交接班時的檢查內容。

2、一級保養:一級保養主要內容是對零件進行區域性解體清洗,調整配合間隙,清除油汙和疏通油路,清掃電動機和電器裝置,清洗附件等。一級保養一般在專職檢修工人指導下,由操作工人承擔,保養專案和部位比日常保養要多。

3、二級保養:二級保養主要內容是對裝置部分進行解體、檢查和清洗,修復或更換易損件,區域性恢復裝置精度,對電器系統進行檢修等。檢查保養專案多,要定期進行,一般由專職檢修工人承擔。

二、養羊場裝置維修

機械裝置的維修是指修復由於正常或不正常的原因而引起的裝置損壞。實質是對物質磨損(包括腐蝕、老化)的補償。修理的基本手段是修復和更換。通過修理和更換,使裝置的效能得到恢復。目前,在我國推行的裝置維修制度有3種。

1、計劃計劃修理:計劃預防修理制度是根據裝置的一般磨損規律和技術狀態,按預定修理週期及其結構,對裝置進行維護、檢查和修理,以保證裝置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的一種裝置維修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日常維護、定期檢查、計劃修理(小修、中修、大修)。

2、保養修理制度:保養修理制度是由一定類別的保養和一定類別的修理所組成的裝置維修制度。其特點是:打破了操作工人和維修工人間分工絕對化的界限,由操作工人承擔裝置的保養(如金屬切削機床中的一級保養),把操作工人蔘加裝置的管理具體化、制度化。同時,進一步貫徹了預防為主的方針。

3、預防維修制度:預防維修制度是以裝置故障理論和規律為基礎,將預防維修和生產維修相結合的綜合維修制度。預防維修是從預防醫學的觀點出發,對裝置的異常進行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生產維修制是提高裝置生產效能最為經濟的維修方法。預防維修制可減少故障出現次數,縮短修理時間。裝置預防維修方式主要有日常維修、事後維修、預防維修、生產維修、改善維修、維修預防、預知維修。

三、養羊場裝置改造

任何裝置都具有一定的壽命週期,壽命週期結束,就應進行裝置更新。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形勢下,要不斷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企業也必須適時進行裝置的改造。

1、裝置改造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需要,也是裝置無形磨損所決定的必然趨勢。通過裝置改造,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達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改善勞動條件,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和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及生產能力,改變現有裝置落後的技術面貌,提高裝置現代化水平的目的。

2、裝置改造因企業需要不同和裝置技術狀態不同而有多種方法。如裝置改裝是為滿足產量和加工要求對裝置的容量、功率、體積、形狀等進行改變,改善裝置零件的材料和加工製造質量,提高裝置可靠性和精度技術性能等。

3、裝置改造是在原有裝置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投資少、費時少、收效快,這對於企業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不斷投資,不斷改造非常適用。裝置改造對於逐步提高裝置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四、養羊場裝置更新

裝置更新就是用技術上比較先進、經濟上比較合算的新裝置去代替不能繼續使用、經濟上不宜再使用和技術上落後的舊裝置。

1、裝置更新的型別有原型更新和技術更新兩種。前者是同型號裝置的以新換舊,一般不能使企業大幅度地提高經濟效益,往往會導致企業的技術停滯。後者是以技術上更先進、經濟上更合理的新型裝置來代替老裝置,這是裝置更新的主要內涵和方向。

2、裝置更新的範圍,包括對於生產工藝裝置、輔助生產裝置、測試手段等進行更新。在更新工作中,首先應該重點考慮的是損壞嚴重或效能精度已不能滿足工藝要求的裝置,或維修頻繁、維修費用高的裝置,或能源、原材料浪費很大的裝置和效益好且見效快的關鍵裝置。

3、裝置更新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方針影響極大,而且投資量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既積極又慎重。為此,必須加強調查研究,進行全面規劃,使裝置更新工作與企業的技術改造計劃緊密地結合起來,並通過認真地進行技術經濟論證,選擇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