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品種分類和栽培方式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er.)、脹果甘草(G.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L.)的根和根莖經乾燥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補脾和胃,調和諸藥等功效。治咽喉腫痛,咳嗽,心悸,脘腹虛痛,潰瘍瘡瘍等症。甘草主要生長種植區域:原野生於乾旱草原鈣質土的中國西北地區。

甘草的品種分類和栽培方式

甘草的植物形態

直立屬,葉互生,奇數現狀複葉,小葉7~17枚,橢圓形卵狀,總狀花序腋生,淡紫紅色,蝶形花。長圓形夾果,有時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密被棕色刺毛狀腺毛。扁圓形種子。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甘草的生態條件

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裡也易於繁殖。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在我國,甘草生長在西北、華北和東北等地。喜乾燥氣候,耐寒,野生在乾旱的鈣質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質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澇窪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鹼性為好。

甘草的品種分類和栽培方式

l、甘草:根呈圓柱形,長30~120cm,直徑0.6~3cm。外皮鬆緊不等,紅棕色,喑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溝紋,習稱“抽溝窪壟”,有稀疏的細根痕.皮孔橫長,兩端切面中央稍下陷。切口當中抽縮如胡椒眼大小,稱“胡椒眼”。質堅實而重,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有粉性,具明顯的形成層環紋及放射狀紋理,有裂隙。根莖表面有芽痕,橫切面中央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2、光果甘草:根及根莖質地較堅實,有的有分支,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

3、脹果甘草:根及根莖術質化,粗壯,有的確分支,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質堅硬,木質纖維多,粉性小.不定芽多而粗壯。

粉甘草則表面淡黃色、平坦,有刀削及縱裂紋。

(一)西草:主要包括內蒙西部伊克昭盟、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及寧夏北部.陝酉北部、山西北部及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所產均列為此類品質。此地所產均為正品甘草,通常兩端頭尾切齊,條較勻,色紅、皮紋細結,“抽溝窪壟”及“胡椒眼”均較明顯,粉足、味甜,過去,按產地不同又分為;

l、樑外草:產於河套南部杭錦旗。為甘草中最上品,其體質結實,外皮棗紅,內色鵝黃,粉性足。

2、王爺地草:主產於阿拉善旗磴口一帶,亦為上品甘草,其枝條均勻,外皮較樑外草色深,粉性亦足。

3、西鎮草:產於鄂托克鎮及寧夏陶樂、鹽池一帶,基條幹亦均勻,皮紅褐色,粉性及質地不如前二者,但亦屬優質甘草。

此外,還有上河川草(達拉特旗一帶)、下河川草(包頭一帶及托克托旗)等及其他產地所產,其品質較次。商品多體鬆、條幹不均,皮色不佳(灰褐)、粉質不及地道產品,且內色老黃。

(二)、東草:指主產於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及河北、山西一帶產品。其商品常帶蘆頭,固不去頭尾.較長,時有分枝,尾亦較細,表皮較粗糙,常顯半浮離佯,體輕質鬆,斷面常顯纖維性,切面裂隙較多,粉性不及兩草.內色黃色或老黃。常被稱為“哈達草”。東北所產味甜足,常用作食品,過去出口日本量大。關內河北及及山西中部所產則甜味較淡。

(三)、新疆甘草:過去於新疆甘草因交通不便,且條雜質次,很少藥用,近年因甘草野生資源(尤其內蒙地道產地)破壞嚴重,新疆甘草因其量大,漸成主流品種之一。包括新疆至甘肅河西走廊以西均有大量分佈,其產品主要特徵為條雜,三種植物來源的甘草均有見到(見前文三種甘草鑑別),尤以脹果甘草和甘草較為常見,後者巾依萁性狀,加工可列入上述西草、東草中(見國家規格等級)。脹果甘草因其色灰皮粗糙,木質化粉性差,且粗壯,味甜但微帶苦澀,常俗稱為“黑鬼草”。多用作蜜炙甘草,以掩其色。亦常用作工業原料。生產甘草浸膏、甘草片等。

甘草栽培方式主要有兩種,⑴直播,一般採取條播,行距30-50cm,溝深3-4cm,覆土2cm,每畝播量2-3kg。由於直播產品出來以後岔根多,根上粗下細,多達不到質量規定標準,又因其刨挖費力,勞動程度大,生產上一般只有留種田採用此方式。⑵育苗移栽,生產上多采用此法,因其產量高,質量優,勞動強度小,經濟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