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狼尾草如何栽培

狼尾草(學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 Spreng)多年生。鬚根較粗壯。稈直立,叢生,在花序下密生柔毛。葉鞘光滑,兩側壓扁,主脈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狀,稈上部者長於節間;葉舌具長約2.5毫米纖毛;葉片線形,基部生疣毛。圓錐花序直立;主軸密生柔毛;總梗長2-3(-5)毫米;剛毛淡綠色或紫色;花葯頂端無毫毛;花柱基部聯合。穎果長圓形。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長筒狀、有波紋;下表長筒形,壁厚。花果期夏秋季。

雜交狼尾草如何栽培

狼尾草的生長習性

喜寒冷溼氣候。耐旱,耐砂土貧瘠土壤。宜選擇肥沃、稍溼潤的砂地栽培。生長在沼澤地。它的莖、葉、穗粒都像粟,顏色是紫色的,有毛。

狼尾草的主要產地

中國自東北、華北經華東、中南及西南各省區均有分佈;多生於海拔50-3 20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日本、印度、朝鮮、緬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佈。

雜交狼尾草如何栽培?

品種選擇:是美洲狼尾草和紫狼尾草的雜交種。用其莖葉養草食性魚,餌料係數25-30,魚類適口性亦不如蘇丹草。刈割產量195-300噸/公頃。喜溫暖、溼潤,能耐輕霜,但0℃以下會凍死,所以長江流域不能自然越冬。雜交植株可獲種子。目前以雜交一代進行無性繁殖為佳。採用莖段扦插法和分根法栽殖。繁殖方法:第一步是越冬保種。初霜前選生長期100天以上、強壯堅實的莖作種莖,從植株基部割下,切去梢頭,將掛下的葉去掉,備用。也可以在12月停止生長之前挖取整株根部,莖稈部分只留基部5釐米左右,其餘切除。越冬保溫方法很多,薄膜溫室效果最好,根據保種數量多少,可作成大棚或小棚。此方法既可越冬保種,又可以繁殖,翌年幼苗也可早生長,早分櫱。具體作法是將溫室裡的土地翻整好,將備用的種莖切成12-13釐米長的小段,每段有一莖節,莖節偏向於下端1/3處,將種莖下端直立插入土中,使莖節在土下3-3.5釐米,上、下端不可顛倒。如用根部越冬,將根部全部植入土中,所留的基部莖露在土上。株距約10釐米。種莖和種根植入土中後要淋水,以後保持溫室溫暖溼潤。如果只是越冬保種,儲藏溫度保持在5-10℃,如溫度太高,則適當通風降溫。越冬保種也可採取坑埋法,在背風向陽處挖一淺坑,將種莖整齊放入,蓋土,蓋土厚度約40釐米,氣溫低則加厚,使坑內溫度保持在7℃左右。第二步移栽。5月上旬氣溫達到15℃左右時即可移栽。先翻整土地,施足基肥。如採用分根法,即將越冬根切開,使每塊根部帶有1-2顆嫩芽。不可切傷嫩芽。栽人大田方法可參照上述越冬法,但株行距約40-45釐米。溫室中已發芽長苗的莖段可按上述株行距直接移栽。採用坑埋法越冬的,將種莖按前面介紹的莖段越冬方法,切成段。選擇莖節突出、帶芽的莖段,越下部的老莖段成活率越高。將選好的莖段直立插入土中,莖節上蓋土6釐米左右。株行距同上。移栽後要淋水。長江流域6月上旬開始刈割,刈割高度80-100釐米為佳。6、7兩月生長最快,水肥適當,每10-15天可刈割一次。6-10月可割8-10次。10月份氣溫降至20℃以下時生長漸慢,12月中、下旬停止生長。以上四種禾本科牧草產量高,對肥料要求也高。必須施足基肥,基肥主要用有機肥,如用廄肥,每公頃施10500-15000千克,或鮮塘泥600噸(厚度約3釐米)。缺磷的土壤每公頃約施225-300千克過磷酸鈣,與有機肥一起耕翻入土。在刈割期每割1-2次追肥1次,用稀釋的畜糞尿、塘泥漿,少用和不用化肥。作者發現,化肥會導致蘇丹草抗病力降低。如施化肥建議施硫酸銨每次每公頃約225千克,結合中耕鬆土,將化肥埋人土中。四種牧草生長旺盛,雜草較少,但也需中耕除草。刈割一二次後中耕1次,同時雍根。如覆蓋塘泥作基肥,一般無雜草,不需中耕。乾旱時要灌溉,尤其是蘇丹草、象草和雜交狼尾草。四種牧草病蟲害較少,如遇乾旱、灌溉不及時或缺肥,偶有較嚴重的病蟲害,應根據病蟲害情況,選用低毒低殘留藥物,用藥後半月,或雨後刈割,以免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