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優質高產栽培種植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小麥的品質及產量受品種遺傳、栽培措施的影響,所以要選擇優良的品種進行種植。培肥土壤是冬小麥優質高產的保證,實行精量勻播是優質栽培的基礎。採用"氮肥後移"的技術,有利於實現冬小麥的產量、品質雙重提高。冬小麥生產後期,要加強田間管理,進行科學灌溉,並及時防治病蟲害

冬小麥優質高產栽培種植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選擇優良品種

小麥籽粒的質量、產量、性狀既受品種遺傳控制,又受種栽培措施的影響。究其關係:遺傳是內因,栽培措施是外因。因此,選擇優質品種是實現冬麥優質、高產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二、精耕細耙、培肥土壤

土地選擇水平在畝產500公斤以上的麥田,耕層土壤有機質1.2%以上,全氮為0.09%以上,水解氮為70ppm,速磷為25ppm,速鉀為90ppm。施用基肥標準為畝施用有機肥5000公斤,純氮9公斤,P2O5為11.5公斤按P2O5折算為25千克磷酸二銨,K2O75公斤,硫酸鋅1公斤,缺硼的地塊用硼砂0.5公斤。培肥土壤是冬小麥優質高產的保證。

三、精量勻播,創造優質群體

實施精量勻播,降低群體起點。生育前期促進幼苗早期發育;中期減少無效分櫱,創造合理的優質群體;後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精量均播有利於提高單株生產力,是高產種植的主要技術環節。同時,該技術能有效防止小麥倒伏造成的產量下降、質量惡化,是優質種植的基礎。

四、優化肥料結構,實施“氮肥後移”

研究表明,在測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氮肥的使用量不超過總施氮量的20%,並調節氮肥基追比例1:1,追施氮肥的時間從返青、起身期延遲到拔節、孕穗期,即“氮肥後移”技術,有助於實現冬季小麥產量、質量雙重提高。“氮肥後移”技術結合精量勻播,可塑造理想株型,優化群體結構,提高分櫱成穗率和穗層整齊度,減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數、延緩植株衰老、提高後期光合效率、改善品質等具有顯著效果,是冬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核心技術。

五、科學灌溉,及時防治病蟲害

根據化驗分析,灌溉有降低小麥蛋白質含量的傾向。若把灌溉與氮肥增加結合,則產量和蛋白質含量同時增加,兩者呈正相關。因此,在播種高質量的高產麥田之前,必須澆足夠的水,確保足夠的水,在冬天的底部有足夠的水,群體適中的麥田,可不澆冬水,將生產上傳統的起身水,結合“氮肥後移”技術到拔節、抽穗期,形成肥水合理運營的技術體系。冬小麥生產後期,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小麥鏽病、白粉病、紅黴病,進一步提高冬麥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