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結合水稻的營養特性進行施肥?

問:如何結合水稻的營養特性進行施肥

如何結合水稻的營養特性進行施肥?

水稻的營養特性是指水稻在其整個營養期內,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特性,包括對營養物質吸收時間的長短,吸收的強度以及吸收數量的大小,主要表現在水稻的營養時期、營養臨界期和營養最大效率期三個方面。

水稻的營養時期主要受品種的影響,不同品種之間營養時期的長短不同,因而對肥料的需求也各異。如早稻,營養時期較短,需肥量相對較少,在化肥不足時,可適當少施;與此同時,在全部施肥中,應注意增加基肥的比例,並要早施追肥,集中施用,以延長早稻的吸肥時間,提高吸收強度。

對於晚稻而言,營養時期相對較長,需肥量較大,則應多施肥,並提高追肥的比例,增加追肥次數,保證營養物質的充足供應與連續性。

水稻營養的臨界期一般在生長初期和幼穗分化至形成期。其中氮、磷、鉀的營養臨界期出現在三葉期,這時期養料的供應狀況,直接影響水稻的生長和產量的形成。同時,該期胚乳中貯存的養料已耗盡,幼苗開始吸收土壤中的養分,但根系吸收力弱、速度慢、對養分十分敏感,必須及時滿足供應。一般應施足基肥,如果能在二葉一心時追施適量的速效氮、磷、鉀肥料,還常能表現出很好的增產增收效果。

水稻氮、鉀的營養臨界期還出現在幼穗分化期和幼穗形成期,在這兩個時期追施速效氮、鉀等肥料,還具有顯著的促進幼穗分化、增加穗粒數作用,從而可大大提高肥效。

水稻營養的最大效率期,是在水稻生長最旺盛時期,一般在長穗期水稻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達到旺盛階段,這個時期的碳、氮代謝旺盛,光合作用也顯著加強,對養分的吸收速度明顯加快,吸收量佔全生育期養分吸收總量的一半以上,是施肥的關鍵時期。

此期施肥增產作用最大,肥料利用率最高,經濟效益最好,應重施追肥。一般早稻的吸肥高峰較單季稻來得早,養分吸收率比晚稻高,而拔節後,晚稻的養分吸收率又大於早稻。因此,晚稻化肥施用應在拔節前及穗分化開始時分次施用,到孕穗初期,再適量施用一次保花肥;中稻應根據前期營養水平,宜在穗分化前後10天左右施用;早稻應集中於分櫱期施用,肥效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