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氣象災害有哪些?會造成什麼危害

乾旱:造成農作物、果樹減產,人民、牲畜飲水困難、工業用水不足等災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暴雨:造成積水,甚至引起山洪暴發、河流泛濫和決堤。

颱風:破壞力極強,對農作物和漁業產生有很大影響。

低溫:造成作物損傷和大量減產,對家畜和水產養殖也有影響。

高溫:導致部分地區溫度過高,影響人們生活和農業生產。

我國氣象災害有哪些?會造成什麼危害

一、乾旱

乾旱是在足夠長的時期由於降水量嚴重不足,土壤蒸發造成水分損失,河流量減少,破壞了正常作物生長和人類活動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結果是農作物、果樹減產、人民、牲畜飲水困難、工業用水不足等災害。乾旱是影響中國農業最嚴重的氣象災害,損失相當大。據統計,中國農作物平均每年乾旱面積達3億畝以上,災害面積達1.2億畝,每年乾旱減產平均達100億~150億公斤,每年缺水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中國420多個城市存在乾旱缺水問題,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個。全國每年城市缺水影響產值達2000億至3000億元。

二、暴雨

暴雨是短時間或連續的強降水過程,在地形低窪、地形堵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排洩,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給農業帶來災害,甚至引起山洪暴發、河流泛濫、決堤,給人民和國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中國氣象部門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以上的雨稱為“暴雨”。長江流域是暴雨、洪災多發地區,其中兩湖盆地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災害尤為頻繁。1983、1988、1991、1998、1999年等發生了嚴重的暴雨洪水災害。

三、颱風

颱風是熱帶海洋大氣中形成的中心溫度高、氣壓低的強旋渦的總稱,造成暴風、暴雨、大浪和暴風等惡劣天氣,是破壞力強的天氣現象。其損失年平均在100億元以上,2004年登陸浙江的“雲娜”一次損失超過100億元。另外,“泰利”、“卡努”、“布拉萬”帶來的大風和強降雨也對農業和漁業產生了很大影響,其中“泰利”使福建省福州、南平、三明、漳州、龍巖等6個城市的13個縣(區、市)3。九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布拉萬”對東北地區影響最大。

四、低溫

低溫冷凍災害主要是冷空氣和寒潮侵入引起的連續幾天氣溫下降,造成作物損傷和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嚴重凍害年份為1968年、1975年、1982年凍害死苗破壞面積達到20%以上。1977年10月25日至29日,強寒潮使內蒙古、新疆積雪深0.5米,草場被埋,牲畜大量死亡。2011年12月,廣西東北部發生霜凍災害。2012年1月南方出現了兩次大範圍的低溫雨雪凍結天氣,油菜等作物和露天蔬菜受到凍結和凍結,雲南西南部分地區的橡膠、咖啡、香蕉也受到低溫寒冷,華南中北部的低溫天數達到5~9天,甘蔗、未收穫的香蕉受到中度寒冷,低溫寒冷使土豆凍結,番茄果實破裂,對部分家畜和水產養殖也有影響。

五、高溫

由於近年來高溫熱浪天氣頻繁出現,高溫帶來的災害越來越嚴重,中國氣象部門對高溫天氣的防禦特別制定了高溫警報訊號。1994年夏天,中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1949年以來罕見的炎熱天氣,6月24日江南和淮北地區首次出現了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7月11日之前高溫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整個地區,其中江南很多地方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9~40℃,8月2~4日出現了範圍最大、強度最高的高溫區,川東和鄂西南局地的最高氣溫達到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