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農村農業致富從哪裡入手?

農業規模經濟

以前中國是小農經濟, 但現在中國農業從整體的發展趨勢來看,正在向集約化生產發展。以肉雞和奶牛為例,2003年全國肉雞養殖規模在100萬隻以上的佔3.12%,到2010 年為8.55%。規模化養殖業推動了飼料生意火爆。最近流行的土地流轉政策,會將土地集約在種植大戶手裡,農民的生產力會被解放出來。

農民專業合作社

永春縣湖洋合興鵪鶉專業合作社是一個典型案例。合作社現有會員28戶,成員135人。2009年,生產蛋135萬斤,產值750萬元,實現利潤160萬元,現有存欄35萬羽,每天可生產蛋37擔左右。

合作社在生產方面以“六統一分”為執行機制,即統一調種、統一孵化、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運輸、統一銷售、分散飼養。把閒散的農村生產力統籌到一起,這有助於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

合作社被列入農業部2009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範單位,經過幾年努力合作社初步形成了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生態化生產的現代養殖產業模式

有機農業

2015年農村農業致富從哪裡入手?

國內外市場都在推動有機市場的發展,並釋放了巨大的需求。預計未來十年,中國有機農業面積將可能達到600萬-1000萬hm2,在有機農業種植面積方面 將會排世界第二。養殖業方面,以水產為例,2006年,我國有機水產總產量接近11000t,佔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0.22%,預計未來十年,這一比重將 超過2%。

今後10年,我國的有機食品佔國內食品市場的比例有望達到0.3%-0.5%,將成為美國、歐盟和日本之後的第四大有機農產品消費市場。未來10年,我國有機農產品出口有望達到10億-37億美元,出口的有機食品佔全球有機食品國際貿易的份額則有望達到3%。

農產品品牌

陽澄湖大閘蟹也算生鮮產品中的一個做品牌比較成功的品種。市場需求穩定,產品生命週期長,附加值能做得上去,產品品質基本能達成一致,運輸保鮮又比較方便。

陽澄湖大閘蟹無疑是成功的,這給了其他農產品信心,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行業,現在農產品市場已由單純的產品價格或質量的競爭,轉化為農產品知名度、美譽度等以品牌為主導的綜合實力的競爭。

全產業鏈資源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費用的擠壓,讓企業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很多企業開始整合資源,佈局全產業鏈。

新希望目前全產業鏈佈局比較成功,是一個優秀的範本。新希望的產業鏈涉及包括飼料、種苗、養殖體系、肉食品加工體系和市場開發體系,總體取得積極的 進展,尤其是雞、鴨產業鏈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2011年,新希望雞和鴨的規模已達13億隻。新希望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把產業鏈延長後,大大提升了抗波動 和風險的能力。

食品安全和品牌形象

2008年三聚氰胺實踐爆出來,全國各大乳品廠商紛紛落馬,相關乳企成為眾人焦點,三鹿這樣的大企業也隨之崩盤。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認知空前高漲,有眼 光、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都認識到這個問題,並作出行動。這使得不正面面對食品安全的行業和企業在今後的發展中,必將面對巨大風險。

戰略新品

新品的打造可以有效的驅隔競品,為自己贏取佔有市場的時間。這是面對競爭激烈的農產品行業的一個有效策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創造新品類要在技術研發上有自己 的獨到之處,不要為開發新品而開發新品。農業龍頭企業只有從產品發力,踏踏實實圍繞一個戰略核心,打造併成功運營自己的戰略型新品才有出路。

渠道佈局

農超對接

就是指農戶直接和商家簽訂銷售合同,由農戶直接向超市等終端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它的本質是將現代流通方式引向廣闊農村,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 萬化的大市場對接起來,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在國外,農超對接是普遍採用的一種農產品銷售模式,美國達80%,亞太地區達70%以上,但 在我國只有15%左右。

電子商務

主要指一些大型農業企業在網上直銷的銷售模式,它具有開放性、低成本、高效率等特點,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銷售模式。通過開展網路直銷,能夠有效控制庫 存,壓縮流通環節,控制流通成本。同時,網路資訊科技能夠及時監測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習慣,更好地指導生產和銷售。網路本身也是一種媒介資源,通過網路載 體可以對產品進行推廣和宣傳。

新興媒體

在網際網路時代,以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逐漸擔負起跨媒體、跨區域、跨層次輿論傳播的傳播介質的角色。而在傳統媒體,企業的廣告成本一直在不斷增加,傳統媒體威力下降,新興媒體的作用不斷攀升。

新人群、時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費群,這個群體都是“御屏一代”,螢幕成為超級終端,手機、電腦是他們最頻繁的接觸資訊、聯網互動的手段。很多組織和機構在微信上註冊了自己的微信公共號(歡迎關注一畝田:ymt360),新農業在這個方面預計會有長足的發展。

企業之間的聯合、重組、兼併

這包括新希望與六和集團戰略聯合重組、4家企業聯合重組為寧夏最大種業企業、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的成立眾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