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模式:小螞蟥“爬出”致富路

養殖水蛭(俗名螞蟥)並不常見,將水蛭和小龍蝦混養的就更少了,再充分利用養殖塘邊的閒地進行立體複合種養的,應該算是一件稀罕事兒。宿遷市湖濱新區黃墩鎮馬橋村的張道省就一直在幹這件稀罕事。經過幾年的經營發展,他的創業之路越走越順,探索出一種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農業發展模式。

新農模式:小螞蟥“爬出”致富路

“我剛開始是個十足的外行,對於水蛭養殖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創業期間也吃過虧、走過彎路。”2011年,多年外出打工的張道省無意間聽聞水蛭養殖效益高,有心幹事的他便萌生了回家創業的想法———搞水蛭養殖。次年春,他把家裡的農田改造成養殖池,開始試養水蛭。

查閱資料,觀看視訊,虛心向別人請教……前期,張道省通過多種渠道學習水蛭養殖技術經驗,但是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變為成功實踐,這段路他走得並不順。由於經驗不足,技術不到位,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病害,最終導致水蛭產量低,經濟效益不明顯。

沒有灰心和失望,張道省堅持“幹中學、學中幹”,後經過兩年多的摸索,他全面掌握了水蛭的生活習性、養殖技術,養殖效益漸漸地“水漲船高”。

隨著水蛭養殖經驗的日漸成熟,去年起,張道省開始擴大養殖規模,並發展網箱養殖,實現了養殖模式的提檔升級。“生態混養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張道省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擴大養殖效益,他將水蛭和小龍蝦實行混養,網箱內養殖水蛭,網箱外投放小龍蝦。

“網箱養殖水蛭,投擲飼料控制得當,便於觀察水蛭的生長和活動情況,發現問題能及時處理。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在水底運動可以分散堆積在網箱底的水蛭糞便,使水體、土壤環境得到改善,有利於水生植物的生長。當池塘內的水草威脅到水蛭生長時,龍蝦會食用這些天然飼料,使水體達到適合水蛭生長的最初環境。”談起生態混養的原理和技巧,張道省頭頭是道。

不僅如此,在混養水蛭和龍蝦的同時,張道省還利用池塘邊埂上的土地種植果樹及農作物。據張道省介紹,他在塘埂上分片種植了草莓、藍莓、甜瓜、秋葵等低矮作物,且在靠近池塘坡邊上栽植了桃樹。

“在池塘邊種植農作物,光照、水份都很充足,且容易管理,桃樹枝葉茂盛,覆蓋面積大,為池中棲息的小龍蝦遮陰,其招來的昆蟲掉到水裡還可以作為水蛭與龍蝦的餌料。”張道省解釋,這種立體複合種養模式的好處有很多。比如,當池埂上的果蔬成熟時,池中的水蛭、小龍蝦還在餵養管理中,果蔬採摘的銷售收入,可以用於採購水蛭、龍蝦飼料,減少資金投入壓力,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保障養殖業的持續發展。

事實證明,張道省的養殖模式是有效的,經營管理也是得當的。目前,他的水蛭和小龍蝦養殖總面積達70多畝,每年投放水蛭100多萬尾、龍蝦3500多公斤,年淨收入超過30萬元。同時,每年還有一定的果蔬銷售收入。

增收啟示:發展特色立體種植養殖是一種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農業發展模式,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提升單位面積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