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吹綿蚧的發病規律和防治方法有哪些

玫瑰吹綿蚧的發病規律和防治方法有哪些

說起來玫瑰花大家對於這個象徵著愛情的花朵再熟悉不過了,玫瑰不但品種繁多、而且外形美觀,但是玫瑰花在種植過程中有很多的病蟲害,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玫瑰吹綿蚧形態特徵

(1)成蟲:雌蟲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橘紅色或暗紅色,體表有黑色短毛,長5~7毫米。腹面平坦,中胸、後胸上的突起顯著,四周有淡黃色綿狀蠟塊,並有銀白色蠟質和纖維狀蠟絲;眼發達;觸角11節;足3對,較強勁。成熟雌成蟲腹部下面有一銀向色、橢圓形隆起的卵囊,長4~8毫米,通常有14-16條縱條紋;雄蟲細長,長2~3毫米,翅展5~7毫米,胸部黑色,腹部橘紅色;翅狹長,灰褐色,前翅1對,翅面有翅脈2條和白色縱線2條;後翅退化成匙形的擬平衡棍,腹部末端有鉤刺3~4個。

(2)卵:長橢圓形,初產時橙黃色,後變為橘紅色,長0.7毫米。包藏在卵囊內。

(3)若蟲:雌若蟲三齡;雄若蟲二齡。各齡若蟲均為橢圓形;眼、觸角和足均為黑色;初齡若蟲體紅色,觸角6節,末端頂部膨大,有4根長毛;腹部末端有1對長毛;二齡若蟲背面紅褐色,上覆蓋有草黃色粉狀蠟質,並散生有黑色毛。觸角6節,但觸角頂端及腹末的毛均較一齡時短得多,大體和初齡相似。二齡才能區別雌雄;雄蟲比較活潑,體形較長;體表蠟粉及銀白色細長蠟絲均較少;三齡若蟲體紅褐色,均屬雌性,體表佈滿蠟粉和蠟絲;觸角9節,體較豐滿,體上黑毛髮達;雄蟲第二次蛻皮即化蛹。

(4)雄蛹:長3.5毫米左右,橘紅色;繭長橢圓形,質地疏鬆,外被有薄的白色蠟粉。

玫瑰吹綿發生規律:

每年發生世代數因地而異。上海一年發生2~3代;越冬蟲態在上海地區很複雜,除雄成蟲外,卵、若蟲、雌成蟲均有所見。翌春3月產卵,5月為產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若蟲盛孵期;成蟲於6月中旬至10月上旬發生,7月中旬發生較多;第二代成蟲於7月上旬至8月中旬產卵,8月上旬為產卵盛期;若蟲於7月中旬至11月下旬發生,8-9月為發生盛期;每蛻皮一次,換居一次,有群棲性;雄蟲較活潑,三齡時口器退化,即在樹幹裂縫或附近鬆土層中、雜草中作白絮狀繭化蛹;雌成蟲無停食或休眠狀態;各蟲態世代重疊。此蚧雌、雄性比很小,雄蟲數量極少,日常不易發現。繁殖方式多以孤雌生殖。雌蟲成熟後從腹部末端分泌蠟質,形成卵囊,卵產囊內,產卵期長達1個月左右。每頭雌蟲在春季一般可產卵600粒左右,而夏季只能產200粒左右;初孵若蟲多向樹外部爬遷,附著在新梢或葉背主脈兩側危害;雄蟲常在枝杆裂縫或附近鬆土層中、雜草中作白色薄繭化蛹;經1星期左右羽化為雄成蟲,飛翔力強。

玫瑰吹綿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結合修剪,剪除蟲枝;並保持植株生長地通風透光,可減輕蟲口危害。

(2)藥劑防治:若蟲活動期,可噴施50%殺螟鬆乳油,或25%喹硫磷乳油各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冬季可選用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10倍液的松脂合劑,均有良好效果。

(3)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例如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因其捕食作用大,可以達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其次,尚有小紅瓢蟲、黑緣紅瓢蟲、紅環瓢蟲等。

發病規律:

代代花的主要蟲害是吹綿介,在室溫過高、通風不良或高溫高溼條件下易發生。它的排洩物會伴隨產生煤煙病,嚴重時造成整個植株葉落枝枯。

防治方法:

發現這種情況,可用刷子刷除吹綿介,或噴灑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在蟲卵孵化期噴,效果更好。如果有煤煙病同時發生,可用清水擦洗或噴灑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倍液治,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