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災後水稻生產管理技術意見

暴雨災後水稻生產管理技術意見

近日,我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受此強降雨影響,部分稻田被沖毀、泥沙掩埋、倒伏、折斷等,導致稻苗抗性減弱。為使受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應該抓住天氣好轉有利之際,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組織開展災後自救。

一、及時排澇降漬

排澇降漬是當前抗災補救的當務之急。各地要及時疏通洩洪河道、溝渠,田間圍邊溝、十字溝,儘快排洪、洩洪,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水系不健全的,要突擊增挖排水溝,多開出水口。排水時,還應注意清除飄浮雜物,以減少稻苗壓傷和苗葉腐爛。

二、及時洗苗、扶苗、補苗

被洪水淹沒過的水稻等,要及時清洗枝幹和葉面殘留的洪水淤泥:用手逐株把倒伏稻苗扶起,並培土定根,防止扶後再倒伏;扶苗時要避免斷根傷葉,然後用噴霧器噴洗稻株上的泥沙等雜物,使其較快地恢復光合呼吸等生理功能。

三、突擊補施肥

水傷肥補是多年積累的抗災成功經驗。對受漬受淹嚴重水稻,天氣轉晴後,要迅速採取葉面噴施與根部追施相結合的辦法,促進在田作物恢復生長。一般補施適量的速效肥尿素6公斤/畝;結合病蟲防治,每畝噴施葉面肥“噴施寶”1-2包。

四、重視病蟲防治

暴雨過後,水稻葉片受損,特別容易暴發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要密切注意田間發病動態和病蟲預報,及時做好噴藥防治。

五、抓好補救措施的落實

對已沖毀的水稻秧田、稻田等要及時補播,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對已淹死或嚴重倒伏絕收的,因地制宜搶季節補種改種,能補則補,不能補則改。改種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水田改種要選擇生育期偏短的常規晚粳稻品種早稻品種;旱田改種可選用生育期短的夏玉米、大豆、蕎麥等夏秋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