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適齡壯苗

辣椒的適齡壯苗

第一節培育適齡壯苗

一、苗床地的選擇

海南等北運基地的辣椒秋冬季栽培,在育苗期間多遇颱風暴雨,常給幼苗正常的生育帶來嚴重影響。如果播種較早,則育苗難度更大。有的椒農因苗床地選擇不當,每茬需播種2-3次才能育苗成功。這樣作,不僅增加了許多生產成本,更主要的是延緩了上市期,從而影響了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辣椒冬季栽培時,一定要重視對苗床地的選擇。一般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臺階地或坡地;北面最好有擋風物;土層要求深厚、疏鬆、肥沃;PH值以中性略偏鹼為宜。在這些條件中,排水良好是第一位的,在臺風季節不管下多大暴雨,要求雨停土面見幹。

二、培養土的配製

1、辣椒培養土應具備的條件

辣椒培養土必須具有良好的物理結構,適宜穩定的化學性質和含有足夠的營養成份。試驗結果得知:其培養土的容重應在0.5-0.7,總孔隙度應在70%-80%之間,化學性質必須穩定且對秧苗無毒,PH值應以中性略偏鹼為宜。

2、培養土組成及配比

根據以上要求,生產上常用的培養土基質有肥沃園土、堆廄肥、欄糞、人畜糞尿、豬糞渣、煤灰渣、碳化穀殼、草炭等。有時,還加入適量石灰、過磷酸鈣和其它化肥,以增加養分和調節酸鹼度。

園土,是配製培養土的主要成份,一般應占30%-50%。但園土易傳染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及早疫病等。故選用園土時,一定要使用前茬未種過同科蔬菜的土壤。實踐證明,以種過豆類、蔥蒜類蔬菜的土壤為好。因為豆類蔬菜地中有根瘤菌,具有一定的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肥沃度;蔥蒜類菜地中含有大蒜素硫化物,有利於抑制或殺滅土壤中的病菌。如果以上園土確有困難,選用其它園土時,一定要剷除表土,掘取心土。園土宜在8月高溫時掘取,經充分烤晒後,打碎、過篩,再貯存於室內或用薄膜覆蓋,保持乾燥狀態備用。

有機肥料,如糞渣、其它欄糞或堆廄肥、垃圾等,是主要的營養源。其含量應占培養土的20%-30%。這些有機肥應充分發酵後才能使用,未經發酵的有機肥,吸附病菌較多,直接影響秧苗對氮素養分的吸收。所以,豬糞渣等欄糞或其它堆廄肥,必須經堆置腐熟後方可利用。

碳化穀殼或草木灰,能增加鉀素,使土壤疏鬆、透氣,顏色變深;能吸收光能,提高土溫。其含量可佔培養土的20%-30%。穀殼炭化時應掌握好適宜的程度,一般應使穀殼完全炭化,但還基本保持原形為標準。

人畜糞尿一般是澆在園土中,讓土壤吸收。也可在園土、垃圾、欄糞等堆積時,將人畜糞尿潑澆在其中,混合堆漚發酵。

在土質酸度較高的地區,配製培養土要加適量的石灰以提高土中PH值。石灰還有增加鈣質和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磷肥對促進秧苗根系生長有明顯的作用,在配製培養土時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對培育壯苗有良好效果。

以上原料選擇,應力求就地取材,成本低,效果好。根據作者多年的經驗,如果有育苗袋或育苗盤育苗,其培養土可採用1/3園土、1/3豬糞渣和1/3碳化稻殼(體積比)配製而成。經測定:此種培養土的容重和孔隙度分別0.57和78.5%,PH值為7.252,速效性N、P、K含量分別達0.01165%、1395ppm和675ppm。基本上能滿足秧苗的正常生長。如果是採取床土育苗,則培養土中可適當增加園土比重,即三者的配合比例為2/4:1/4:1/4。

3、培養土消毒

為防止苗床病害,在培養土配製後,還應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方法有:

(1)福爾馬林(40%甲醛)消毒。一般1000公斤培養土,用福爾馬林藥液200-300毫升(即0.2-0.3公斤)加水25-30公斤。噴灑後充分拌勻堆置。上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悶閉6-7天后揭開,待藥氣散盡後即可使用。此法主要是防止猝倒病和菌核病。

(2)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50%福美雙或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等量混合後消毒。一般1立方米的培養土拌混合藥劑0.12-0.15公斤。為混合均勻,可先將藥劑拌於細土15公斤,再均勻拌入培養土中。此法可防止猝倒病和立枯病。

(3)苗床消毒劑消毒。為了綜合防止苗床病害,可選用苗床消毒劑。一般60平方米的苗床可用消毒劑2-3包,先拌幹細土10公斤,再均勻撒於苗床土面。這種藥土也可在播種後作蓋籽土作用。

三、種子處理與播種

1、播種期的確定

辣椒在海南及湛江、茂名一帶,實際上可以週年播種。但作為冬春季節栽培的適宜播種期為9月至12月;如果在9月播種,可搶在元旦至春節前上市;如果推遲到11月以後播種,可延遲採收至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具體播種時間應根據辣椒品種的生育及上市時間來靈活確定。如一般的中熟辣椒品種,在海南從播種到收穫需90天左右。如果準備安排在2月上旬即春節前上市,則向前推算90天於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即可;若計劃上市時期為3月下旬,則12月中旬為最佳播種期。

值得提出的是,辣椒冬季北運栽培的播種期決不能盲目提前。近年來,有的椒農隨意提早到8月下旬播種,使上市期相應提早到11月中下旬,而這時北方各地的秋辣椒並沒有完全罷園,離元旦節也還有一個月餘,南下收椒的菜商寥寥無幾,致使菜價偏低而影響經濟效益。因此,在海南這個全國最大的辣椒北運基地,辣椒的播種期應安排在9月上旬以後。

2、種子處理

為促進辣椒種子發芽,預防病蟲害,提高秧苗抗性和促進其生長髮育,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種子處理主要是指浸種,種子消毒和催芽等。

(1)浸種

①常溫水浸種

用常溫水浸種就是促進種子在短時間內吸足發芽所需要的絕大部分水分。其方法是:將種子浸入約30℃的清潔溫水中,水的用量至少能把種子全部淹沒,辣椒種子的浸種時間為7-8小時,其中最好還翻動換水一次。

②溫湯浸種

這實際上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浸種消毒法。它能夠殺死附在種子表面和一部分潛伏在種子內部的病菌。具體做法是:將種子裝在砂袋中(只裝半袋,以便攪動種子),首先將種子袋放在常溫水中浸15分鐘,後轉入55℃-60℃的溫湯熱水中,水量為種子量的5-6倍。為使種子受熱均勻,要不斷攪動,並及時補充熱水,使水溫維持在所需溫度範圍內達15分鐘。然後,讓水溫逐漸下降至30℃或轉入30℃的溫水中,繼續浸泡5-6小時。最後洗淨附於種皮上的粘質。

在溫湯浸種過程中,水溫和時間必須嚴格掌握,才能達到殺死病菌,又不致傷害種子的目的。處理時要用溫度表一直插在所用的熱水中測定水溫,以便隨時按要求調節。加入熱水時切記不要直接衝在種子上,以避免燙傷種子。

(2)種子消毒(即藥液浸種)

這種方法應針對防治的主要病害而選取不同的藥液。目前生產上常用的藥液有:40%福爾馬林100倍溶液,2%氫氧化鈉溶液,10%磷酸三鈉溶液,1%高錳酸鉀溶液和1%硫酸銅溶液。如果主要目的是防止辣椒炭疽病和細菌性斑點病,可先將種子用溫清水浸4-5小時,再浸入1%的硫酸銅溶液中,經5分鐘取出,最後用清水洗淨;如果為了防止辣椒病毒病,可先將種子用清水浸4-5小時,然後浸入10%磷酸三鈉水溶液,或浸入2%氫氧化鈉水溶液,經20分鐘取出,用清水沖洗數遍,用PH試紙檢驗直至呈中性時為止。採用藥液浸種時,應該嚴格掌握藥水的濃度和浸種時間;否則,如果濃度太大與浸種時間太長,均易傷害種子。

(3)催芽

播前催芽是保證出苗快而齊的一項關鍵措施。催芽根據種子量的多少,選擇在恆溫培養箱、特製的催芽箱、催芽室或催芽床上進行。進行催芽的種子,要用溼紗布包好,平攤在育苗盤內,其上還要蓋一層溼布,否則外層的種子易變幹,造成出芽不均勻。

催芽過程中,溫度是影響催芽的主要因素。辣椒種的催芽溫度範圍是24-35℃,在此幅度內,採用恆溫或變溫催芽均可。恆溫催芽,發芽勢隨溫度升高而增強;溫度越高,催芽速度越快,但芽子細長瘦弱。因此,為保證出苗壯而整齊,可實行變溫催芽,即高溫和低溫交替處理。一般辣椒種子採用變溫催芽的高溫是30-35℃,低溫是20-25℃。每日高、低溫處理的時間分別為10小時和14小時。這種變溫的溫度和時間,既能加快出芽速度,又能兼顧出芽質量。

此外,在催芽過程中,還要注意調節溼度並進行換氣。一般每隔6小時把種翻動一次,並及時補充一些水分。當75%的種子芽尖露白時即可停止催芽,進行播種。

3、播種

生產上大批量育苗,多采用直接播種法。直接播種法尤其適應於床土育苗。近年來,隨著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營養育苗盤(穴盤)播種法亦受到了重視;但成本較高,對培養土基質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因此,應用還不很普及,多用於小批量育苗。

(1)直接播種法:按要求鋪好床土,將覆蓋在上面的培養土整平。播種前一天充分澆足底水(如果是下午播種,也可在上午澆水),播種時先將畦面耙鬆,隨後將催好芽的種子撒播在畦面上。播種量要嚴格掌握,適宜的播種量按浸種前的幹種子計算為0.075-0.1公斤/10平方米苗床。為播種均勻,可將催芽後的溼種子拌適量幹細土後再進行播種。播種後要及時覆土一薄層(約0.5釐米厚)經消毒過的蓋籽培養土,並用灑水壺噴上一層薄水,衝出來的種子再用培養土覆沒。最後,為提高保溼保溫效果,並防止土錶板結,在溫度較高時應覆上遮陽網;而在溫度較低時應覆上地膜。

(2)育苗盤(穴盤)播種法:播種前要先將調整好PH值的培養土裝入育苗穴盤中,將基質刮平稍壓,然後用噴水壺澆水,澆水量隨基質的成份及基質本身的乾溼度而定,一般澆水後使基質持水量達80%左右,從外觀看以不溢水為準。待水滲透後即可播種。在育苗盤中播種多采用點播。播種後覆上一層0.5釐米左右幹基質並輕輕壓緊,以防出現幼苗"頂帽子"的現象。再用噴霧器噴一層薄水,使蓋籽基質溼潤狀態,最後覆上遮陽網或塑料地膜。

四、苗床管理

在海南主要產區栽培辣椒,育苗時一般不分苗而採取一次成苗。日曆苗齡不宜超過40天。但根據幼苗生長的特點,可人為地劃分為4個時期。各時期的管理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側重和區別。

1、出苗期的管理

從播種到2片子葉微展即稱為出苗期,一般需3-4天。其特點是,生長迅速,但又基本上無干物質積累,管理上主要採取促的措施;即主要是控制較高的溼度和較高的溫度。因此,播種前應及時澆透苗床。遇低溫時應做好覆蓋保溫,辣椒出苗期應控制在22-26℃之間,高、低溫限項分別為30℃和18℃。在出苗過程中,還要防止幼苗"帶帽",因為幼苗"帶帽"就會嚴重阻礙子葉的光合作用。採取的主要措施有:播種後覆上一層1釐米的蓋籽培養土,並適量澆水使土表溼潤。如果發現小苗帶帽的較多,可噴適量溫水或撒些溼潤的細土,從而增加溼度以促進幼苗"脫帽";如果"帶帽"現象不多,可以採取人工挑開的辦法。

2、破心期的管理

這一時間一般需3-4天,其生長特點是:幼苗轉入綠化,生長速度減慢,子葉開始光合作用,有適量的幹物質積累。此期內的管理關鍵是由促轉為適當的控,保證秧苗穩健生長。

首先是加強光照。光照充足是提高綠化期秧苗素質的重要保證。因此,在保證秧苗正常生長所需溫度不限的前提下,應儘可能使幼苗多光。在正常生長的晴朗天氣,可全部揭除覆蓋物;即使遇上低溫寒潮。也只是加強夜間和早晚的覆蓋,白天要儘可能增加光照。

其次是降低溼度。在此期間如果床土過溼,則幼苗鬚根少,易引起倒苗或誘發病害,床土溼度一般應控制在持水量的60-80%為宜。因此在幼苗破心期一定要控制澆水,甚至可使床土表面"露白"。這樣,即可抑制下胚軸的伸長,又可以促進根系向下深扎。如果遇上連續陰雨天使床土溼度過大,可適當撒些幹細土來降低溼度。

其三是要注意防止"猝倒病"辣椒幼苗的破心期是突發"猝倒病"的敏感時期。稍有疏忽可導致成片發病倒苗,主要是由於床土和種子消毒不嚴、溼度過大與通風不良所致,為及時在破心期防止猝倒病的蔓延,一旦發現病苗,應立即噴射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

第四是及時刪苗,以防幼苗擁護和下胚軸伸長過快而成"高腳苗"。

3、旺盛生長期的管理

幼苗破心後,即進行旺盛生長期,一般有25天左右。其特點是:生長速度快,葉面積增長迅速,開始進行花芽分化。在管理上要提供適宜的溫度,較強的光照,充足的水分和養分,並體現促中有控、促控結合,使之穩健生長。

(1)確保適宜溫度。一般白天氣溫20-25℃,地溫16-18℃;夜間氣溫15-16℃,地溫可降至13-14℃。根據這一溫度指標,在華南地區尤其是在海南等主要北運瓜菜產區,除了冬季的寒潮期間外,其餘時間培育辣椒苗,即使在露地冷床育苗的條件下,也能滿足溫度條件對秧苗正常生長的要求。但如果是在冬春的寒潮期間育苗,在必要時仍必須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

(2)儘可能增加光照,提高幼苗光合生產率。在溫度條件能保證秧苗正常生長的情況下,一般不需覆蓋;在連續陰雨天的情況下,更要注意增加光照,否則,會產生瘦弱苗。

(3)保證水分和養分供應。正常的晴朗天氣,一般每隔一天澆水一次,不要使床土"露白";但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多,以防床土溼度過大而導致病害發生。在此期間,如果幼苗出現缺肥症狀,可結合澆水噴2-3次營養液。營養液可用NPK含量各15%左右的專複肥配製,噴施濃度以0.1%-0.2%為宜;一般開始噴的濃度可偏低一些,第2、3次的濃度可偏高一些。如果是選用其它單一肥料配製營養液,一定要注意NPK配合,防止因N素過多而引起秧苗徒長或發育不良。配製辣椒苗營養液,可採用以下配方:尿素40克、過磷酸鈣65克、硫酸鉀125克、加水100公斤,整體濃度為0.23%。

(4)注意防止立枯病。在幼苗的中後期易發生立枯病為害,應及時防止。常選用的藥劑有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5)適時疏鬆表土。發現表土結殼或床土板結時,應及時用小竹籤或鐵絲鬆土,以利於肥水的滲入和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同時也是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防止病害發生的重要措施。

4、煉苗期的管理

為了提高幼苗對定植後環境的適應能力,縮短定植後的還苗時間,在定植前3-4天應進行秧苗鍛鍊。主要措施有:揭除覆蓋物、控制肥水和噴抑制劑等。近年選用的抑制劑主要是多效唑,噴霧濃度50ppm,能顯著地克服秧苗徒長和提高壯苗率。

第二節土壤整治與定植

一、土壤整治

為了能使秧苗及時定植,並縮短秧苗定植後的緩苗期,使其儘快恢復生長,必須做好定植前的土壤整治。主要有整地作畦、土壤改良與施基肥等。

1、選地與整地作畦

儘管辣椒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為了獲得優質、高產,仍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灌兩便,PH中性略偏酸的砂壤土為宜。

整地至少應在定植前15-20天進行。如果前茬作物收穫較早,還可提前開始整地。辣椒地應深翻30釐米以上,對土質較緊的生地要求深翻2次,而對砂質和砂壤熟地深翻一次即可。作畦時可根據不同的土質和地形區別對待。因海南等主要北運瓜菜生產區的冬季一般是乾旱少雨,如果是排水非常好的坡地,可採取寬畦栽培,畦寬一般為2.0-2.5米(包溝);但如果是水稻地或低窪平地,為方便管理,適宜採取窄畦雙行種植方式,畦面寬80釐米、溝面寬40釐米。耕層土要上實下虛,略呈龜背狀。

2、調節土壤酸鹼度與施基肥

南方土地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般都偏酸,尤其是海南這一最大的南菜北運基地,大部分瓜菜地的PH值為5左右,極不適應辣椒等茄果類作物的正常生育。因此應非常重視對土壤PH值的調節。一般每畝要撒施生石灰50-100公斤,最好能使土壤PH值達6以上。石灰應在第一次翻地後撒入土表,待整土作畦時拌和土中。

除此以外,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也是這類土壤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不僅要注意施用基肥,更要注意重施有機肥作基肥。一般以腐熟的豬牛糞或堆廄肥為主,每畝2000-3000公斤,另以40-50公斤過磷酸鈣和30-40公斤餅肥。過磷酸鈣和餅肥均要求發酵後施用。因此,最好是將三者充分拌均,一起堆漚腐熟,堆漚時間應在10天以上。基肥的施用方法採取鋪施與溝施相結合,即在最後一次整地前,將2/3的基肥量均勻撒入土表,結合整地拌入土中;剩下的1/3則施入定植溝或定植穴中。大量的鋪施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並有利於防止後期早衰和提高總產量;溝施或穴施基肥,利於秧苗根系及時吸收養分,以促進植株的早期迅速生長,提高早期產量。

3、覆蓋地膜

對於水源緊缺、雜草滋長、土質偏砂、溫度偏低的地方,最好實行地膜覆蓋栽培。覆蓋地膜應在基肥施入後進行。覆蓋前,土表應力求整碎整平,施肥定植穴應作好標誌。覆膜時,儘可能選晴朗無風的天氣,地膜要緊貼土面,四周要封嚴蓋實。

二、定植

1、定植期

在海南等主要北運瓜菜栽培區,辣椒苗的定植期主要依據苗體大小而定。一般以定植中齡壯苗為宜。具體標準是:苗高20釐米左右,有6-7個葉片,開始發生分枝,可帶個別花蕾。在晴朗天氣和正常管理的前提下,其日曆苗齡,一般播種後30-40天即可達到定植要求。

2、定植密度

辣椒的定植密度,寬畦栽4行,株行距為35-40釐米×45-50釐米;窄畦雙行種植的,株距為30-35釐米,每畝株數可達3500-4000株。

對於一些株型較直立的品種,可實行一穴雙株種植,但穴距要適當疏一些,使每畝株數達6000株左右為宜。

3、定植方法

定植當天的早晨或前天傍晚應對秧苗進行澆水,以免取苗時傷根。取苗時,應儘量多帶土,少傷根,切勿折斷葉片。大小苗應分級分割槽定植,以利於定植後的農事管理。定植時強調淺栽,以根頸部與畦面相平或稍高一些為宜。如果是砂土,因土壤容易乾燥,不要過分抬高根部,應適當多培一些土,可在定植後10天左右再進行衝根,使植株基部露出。對於用塑料營養杯育苗的,定植一定要除掉營養杯,而營養土又要儘可能保持完整。如果是地膜上面移栽,覆膜前要在施肥定植點作好標記,定植時,破孔儘可能小一些,並用溝邊土或二級堆肥將定植口封嚴。定植最好選晴天的下午,定植後速澆適量壓根水,以使根系與土粒結合緊密,能及時吸收水分和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