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生薑生產技術

無公害生薑生產技術

生薑屬姜科姜屬多年生宿根植物,在我國多作為一年生作物栽培,原產中國及東南亞等熱帶地區,現已廣泛栽培於世界亞熱帶、熱帶地區,以亞洲和非洲栽培較多。我國生薑的栽培歷史非常悠久。西漢時期,生薑已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但以南方地區栽培較多,明代後期,開始向北方地區擴大栽培。清代,北方地區普遍種姜。目前,我國除東北、西北等寒冷地區外,各地均有種植,南方以廣東、浙江栽培較為普遍,北方則以山東省為主要產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蔬菜加工出口業的迅速發展,我省的生薑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生薑重要的創匯蔬菜品種之一,萊蕪、安丘、以及煙臺的萊州和龍口等地是我省生薑的生產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生產的生薑以質估、肉厚、塊大等特點享譽國內外,許多農民朋友通過生產生薑,實現了脫貧致富的目標。下面,我就生薑的特點和栽培技術等問題和大家做一下探討。

一、生薑的特點和大多數蔬菜作物相比,生薑在營養價值、生育特性等方面有許多特殊之處。

(一)生薑營養豐富,用途廣泛。

生薑食用器官是地下肉質根莖。據測定,每100g生薑中含粗蛋白7.9~10g、脂肪0.7g、纖維素3.8~5.9g、澱粉4.2~8.9g、可溶性糖2.6~8g、維生素C9.81~16.74mg、揮發油0.19~0.25ml,還含有鈣、鎂、鐵等礦物質和少量的核黃素等,可見,生薑的營養是比較豐富的,除含有一般蔬菜的大多數營養成分外,還含有特殊的、辛香濃郁的揮發油和薑辣素,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為烹飪必備之物,有除腥、去臊、去臭等作用,可生食、炒食、也可加工成多種食品。生薑味辛性溫,又可藥用,有解毒、散寒、溫胃、止吐、止咳、止瀉的功效,我國自古藥用,被稱為東方藥物,是我國中醫藥的常用成分。近年來,發現姜能使血液變稀,是一種溫和的抗凝劑。由此可見,姜是集調味品、加工食品原料、藥用蔬菜為一體的多用途蔬菜,這是它能夠成為一種前景廣闊的出口創匯蔬菜的原因所在。

(二)生長週期較長。

一般生薑從催芽播種到收穫需200天以上,比一般蔬菜生長期要長。生薑的生長過程有明顯的階段性,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長期和根莖休眠期四個階段。

發芽期:從種姜幼芽萌動到第一片姜葉展開,為發芽期,一般需40~50天。此期生長量很小,主要依靠種姜的養分生長髮芽。

幼苗期:從展葉到具有2個較大的側枝,為幼苗期,即群眾所說的“三股杈”時期,需65~75天。此期,這一時期以主莖和根系生長為主,生長量不大,生長較慢,是為旺盛生長打基礎的時期。

旺盛生長期:從“三股杈”到收穫為莖、葉和根莖的旺盛生長期,也是產品器官形成的主要時期,需70~75天。旺盛生長期的前期以莖葉生長為主,後期以根莖生長和充實為主。

根莖休眠期:生薑不耐寒、不耐霜,初霜到來莖葉便遇霜枯死,根莖被迫進入休眠。姜收穫後貯藏期間,最好保持在10~15℃和相對溼度90%~95%的條件下,使其生理活動減弱,減少養分消耗,防止受凍和姜塊失水乾縮。

(三)生長髮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相對嚴格。

溫度:姜起源於熱帶地區,系統發育的結果,使其成為喜溫性的植物,不耐寒、不耐霜。種姜在16℃以上開始發芽,但發芽很慢,在22~28℃條件下,幼芽生長速度適宜。在根莖旺盛生長期,為積累大量養分,要求白天和夜間保持一定的溫差,以白天25℃左右、夜間17~18℃為宜,15℃以下停止生長,莖葉遇霜即枯死。

光照:姜為耐陰作物,不耐強光,在強光下葉片易枯萎。光的補償點為500LX,光飽和點為30000LX,遠遠低於其它喜溫蔬菜。光照強度超過35000LX,光合作用逐漸降低。幼苗期在花蔭狀態下生長良好,因此,苗期許多地區多采用遮蔭栽培。姜在長、短日照下均或形成根莖,但以自然條件下,根莖產量最高。

水分:姜為淺根性作物,根系不發達,根群主要分佈在半徑40cm和深30cm的土層內,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層的水分,吸收力較弱,而葉片的保護組織也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乾旱。苗期需水量不多,但旺盛生長期需水量大增加,應保持土壤溼潤。

土壤:生薑適於在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良好、排灌方便的土壤上生長。土壤PH值以5~7為宜。無公害生薑生產,應選擇3~4年未發生過姜瘟病的地塊種植,土壤、水質、大氣等環境應沒有汙染,環境質量條件應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

二、生薑的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用優良品種

根據植株形態和生長習性,姜可分為疏苗型和密苗型兩種型別。疏苗型:植株高大,莖杆粗壯,葉深綠色,根莖節少而稀,姜塊肥大,多單層排列,是目前出口的主導品種,如萊蕪大姜、萊州大姜等品種;密苗型:長勢中等,分枝多,葉色綠,根莖節多而密,姜塊多數,雙層或多層排列,如萊蕪片姜、浙江紅爪姜等。生產中應根據當地實際和市場需求,選用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適銷對路的品種。

(二)合理安排栽培季節

我我國北方地區生薑生產,一般春季播種,霜前收穫。由於姜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須在溫暖無霜的季節栽培。確定姜的播種期應考慮以下幾個條件:

(1)根據發芽所需的溫度,應在10cm地溫穩定在16℃以上時播種;

(2)根據姜的生長習性,要獲得較高的產量,需有135~150天的適於姜生長的時間;

(3)要把根莖生長期安排在氣候最適宜的月份,尤其是根莖旺盛生長期,要有一定日數的最適宜溫度。

根據煙臺的氣候條件,生薑一般於4月中、下旬播種,播種過早,地溫低,發芽慢,播種過晚,則生育期縮短,降低產量。煙臺屬於濱海地區,春季時常出現“倒春寒”現象,在溫度持續回升過程中,突然出現大幅度的降溫天氣,使剛播種後的種姜受凍,影響出苗和產量。因此,要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在寒流到來前,在田間覆蓋地膜或在播種溝內撒一層碎草,提溫、保墒、防寒。

(三)優選種姜、培育壯芽。

應在前一年,從生長健壯、無病、高產的地塊上選留種姜。收穫後選擇肥壯、奶頭肥圓、芽頭飽滿、個頭大小均勻、顏色鮮亮、無病蟲、無腐爛、無損傷、未受凍的姜塊做姜種貯藏。

姜在播種前應先進行催芽。幼芽是幼苗生長的基礎,培育壯芽是獲得高產的基礎。壯芽的形態特徵是芽身粗壯,頂部鈍圓;弱芽的形態特徵是芽身細瘦,芽頂細尖。

培育壯芽的過程是:

1、晒姜困姜:播種前1個月左右,取出姜種,用清水洗淨泥土,選晴天,將姜種平鋪在室外地上晾晒1~2天,夜晚收進室內防霜凍。通過晒種,可提高姜塊溫度,打破休眠,促進發芽,並減少姜塊中的水分,防止腐爛。晒種1~2天后,再把姜塊置於室內堆放3~4天,姜堆上蓋上草蓮,進行困姜,促進種姜內養分分解。經過2~3次反覆晒姜困姜後,便可催芽。姜易受姜瘟病、炭疽病等重茬病害為害,所以在晒姜困姜的過程中,應嚴格淘汰乾癟、瘦弱、發軟、肉質變褐色的姜種。

2、催芽:催芽的方法有許多,如火炕催芽、溫室催芽等。

土炕催芽:就是利用農村的土炕進行催芽,先在炕上鋪一層麥秸,厚10cm左右,麥秸上再鋪2~3層紙,將姜種一層一層地平放在紙上,堆放厚度60~80cm。種姜排好後,讓其散散熱,然後再鋪一層10cm厚的草,最上層加蓋棉被保溫。催芽溫度可通過土炕加熱或揭蓋覆蓋物來調節。

溫室催芽:先在簍筐內四周鋪放3~5層紙,將姜種頭朝上一塊一塊擺放於蔞筐內,堆放3~4層,再蓋上3~4層紙,把蔞筐放入溫室內,保持適溫催芽。

不論採用哪種催芽方法,溫度均應掌握在22~25℃之間。溫度超過28℃,雖發芽迅速,但芽瘦弱、徒長;溫度低於20℃,芽雖粗壯,但發芽時間長,影響播種。一般待姜芽生長至0.5cm~1cm時,即可按姜芽大小分級、分批播種。

(四)整地施肥

生薑發芽期由種姜供應營養,幼苗期生長緩慢,需肥較少,“三股杈”以後需大量養分,約佔全生育期總吸收量的88%。全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以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氮(N)、磷(P2O5)、鉀(K2O)的吸收比例為1:0.5:2。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生產1000kg生薑產品,需吸收氮(N)5.76kg、磷(P2O5)2.54kg、鉀(K2O)11.47kg。施肥時應根據生薑需肥規律、土壤總養分和肥料效應,按照有機肥與無機肥、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平衡施肥。

生薑根系細弱、分佈淺,生育期長,必須施足基肥。最好在冬前深翻風化土壤,翌年春耙細耙平。結合翻地,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kg、過磷酸鈣30kg,或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kg、草木灰150kg做基施。基肥施入後進整地,可做成平畦,也可開溝待播。採用溝播,溝距為50~55cm,溝寬25cm,溝深10~12cm。

(五)播種

應選擇晴暖天氣播種。

1、掰姜種: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塊掰成75~100g的小種塊,每個種塊上保留1個肥胖的幼芽。結合掰姜種,應再進行一次精選種芽,剔出芽基部發黑、或姜斷面變褐的姜塊。

2、澆底水:姜出苗很慢,土壤缺水會影響出苗,因此一定要澆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澆水。

3、排放種姜:底水滲下後即可排放姜種。有平播法和豎播法兩種。平播時,將種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豎播時,種芽一律向上播種。

4、覆土:隨播種,隨用細土蓋在姜芽及姜種上,播完後覆土4cm~5cm厚。覆土太厚,地溫低,發芽慢;覆土太薄,則表土易乾燥,影響出苗。

5、播種量:每畝用種量為400kg~500kg。種姜越大,出苗越早,苗越壯、產量越高。因此,種塊應儘量大些。

6、播種密度:一般每畝保苗5500株左右。

(六)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生薑為淺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佈在土壤表層,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傷根。一般在出苗後結合澆水,中耕1~2次,並及時清除雜草。進入旺盛生長期,植株逐漸封壟,雜草發生量減少,可採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無公害生薑生產,最好不用除草劑防除雜草,可採用黑色地膜覆蓋、或覆蓋白色地膜再蓋一層薄土等方法防除雜草。

2、澆水:生薑不耐旱,根系又淺,應合理澆水,確保植株正常生長。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幼苗期雖需水不多,但根系吸收力弱,應小水勤澆,澆後淺耕保墒。夏季勤澆水,可降低地溫,以早、晚澆水為好,田間積水過多應及時排澇。立秋後,生薑進入旺盛生長期,需水量增多,應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保持土壤相對溼度75%~80%。收穫前3天澆最後一水,以便收穫時姜塊上可帶潮溼泥土,有利於貯藏。

3、追肥與培土:生薑極耐肥,除施足基肥外,應多次追肥。幼苗期為促進幼苗生長健壯,應追一次“壯苗肥”,每畝隨水衝施腐熟人糞尿1000kg,或尿素10kg。立秋前後,姜苗處於“三股杈”階段,是生長的轉折期,也是吸肥量變化的轉折期,應追施“轉折肥”,可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kg,並配合施入三元複合肥15~20kg。9月上旬前後,姜的根莖進入旺盛生長期,為促進姜塊膨大,防止早衰,追一次“補充肥”,每畝施三元複合肥30kg。

姜的根莖在土壤裡生長,要求黑暗、潮溼,需要進行培土。一般於立秋後結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3次,逐漸將播種溝變成壟,防止根莖露出地表。

(七)收穫

姜不耐寒,通常於10月中、下旬初霜到來之前收穫。收後自莖杆基部削去地上莖(保留2cm~3cm莖茬),不需進行晾晒。

(八)病蟲害防治

生薑生產中常發生、造成生產損失較重的病害主要有姜瘟病、葉枯病、斑點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是姜螟。

1、姜瘟病

又稱腐爛病或青枯病,是生薑生產中最常見、且在各地區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發病地塊一般減產10%~20%,重者減產50%以上,甚至絕產。該病屬於細菌性病害,主要為害地下莖或根部。一般在貼近地面的地下莖先染病。肉質莖受害,初成水漬狀,黃褐色、無光澤,後內部組織逐漸腐爛,僅留皮囊,擠壓病部可流出汙白色、米水狀、惡臭的汁液。根部發病,初期呈水漬狀,後黃褐色,最終腐爛。地上莖受害呈暗褐色,內部組織腐爛,僅留纖維。葉片受害呈凋萎狀,葉色淡黃,邊緣捲曲,直至全株下垂死亡。防治措施是:

(1)農業措施:從無病田留種或精選姜種;因生薑瘟病原菌可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輪作換茬是切斷土壤傳病的重要途徑,對已發病的地塊要間隔2~3年以上才可種姜,其前茬應為新茬或糧食作物或蔥蒜茬最好。而種過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等茄科作物,特別是前茬發生過青枯病的地塊,不宜種植生薑。

(2)種姜消毒: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5000倍液浸種48小時後播種。

(3)藥劑防治:出現中心病株後,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溶性粉劑750倍液或50%代森銨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藥250ml,隔10~15天一次,連續3~4次。

2、葉枯病

姜葉枯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片,病葉上初生黃褐色病斑,逐漸向整個葉片擴充套件,病部生出黑色小粒點,嚴重時全葉變褐枯死。防治方法是:

(1)農業措施:與禾本科或非茄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1:1:200波樂多液噴灑姜株,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

3、斑點病

姜斑點枯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片,葉斑黃白色,稜形或長圓形,長2~5mm,斑中部變薄,易破裂或穿孔。嚴重時病斑密佈,全葉似星星點點,故又名白星病。防治方法是:

(1)農業措施:避免連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鉀肥和腐熟有機肥。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灑50%複方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

4、炭疽病

姜炭疽病也屬真菌性病害,為害葉片,多先從葉尖或葉緣出現病斑,初為水漬狀褐色小玉斑,後向下、向內擴充套件橢圓形或稜形至不定形褐斑,斑面雲紋明顯或不明顯。數個病斑連合成斑塊,葉片變褐乾枯。潮溼時斑面呈現小黑點。防治方法是:

(1)農業措施:避免連作和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鉀肥和腐熟有機肥,收姜時,徹底清除病殘物。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灑50%複方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隔10~15天一次,連續2~3次。

5、姜螟

姜螟(玉米螟)又叫鑽心蟲,其食性很雜,以幼蟲為害地上嫩莖為主,還可轉株為害。藥劑防治方法是:可用52.25%農地樂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噴霧,10天一次,連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