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移栽前後治蟲防病方略

一、病蟲發生態勢

水稻移栽前後治蟲防病方略

四川水稻主要病蟲害有稻螟(二化螟、三化螟等)、稻飛蝨(白背飛蝨和褐飛蝨等)、稻瘟病、紋枯病等。目前,各稻區主栽品種和新育品種大都不抗病蟲害。近些年,水稻栽培技術有了較大改進,免少耕面積不斷擴大,有利於一些病蟲種類的安全過冬,如年前暖冬,春後氣溫偏高少雨,今年水稻螟蟲蟲源基數較去年有近成倍增長;入夏以來,隨著氣溫逐日升高,雨日、雨量有所增多,越冬害蟲羽化和病菌的增殖加速,存活率提高,某些病蟲發生期有可能提前,使水稻有效病蟲源基數進一步增加,病蟲種群數量積累加快,為爾後猖獗為害奠定了基礎。當前,水稻正處於育秧和移栽前後,稻螟、特別是二化螟有可能加重為害,稻瘟病、苗葉瘟有可能發生較普遍,稻紋枯病發生期有可能提前,水稻赤枯病因土壤缺素或管理失當將局部發生。

二、治蟲防病方略

針對我省病蟲發生有區域性特點,即盆地西北稻區,以稻瘟病、紋枯病、雲形病和稻螟為主,盆地東南稻區以稻螟、稻飛蝨、稻瘟病、紋枯病為主。在治蟲防病方略上應取:區別對待,狠抓重點、兼顧次要病蟲害,實施區域治理。在農業防治的基礎上,化學防治將採取選擇性用藥與聯合用藥相結合,提高防效,降低成本,減少汙染,節能增效。根據今年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少雨和病蟲可能出現的新情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在水稻移栽前後,應狠治水稻螟蟲,普防頁稻瘟,早治紋枯病,預防赤枯病,將病蟲害損失降到最低,以確保水稻穩產增收。

1、狠治稻瘟蟲:我省水稻螟蟲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以二化螟為主,區域性稻區有三化螟的危害。近年來,由於受世界性氣候異常的影響,連年暖冬,水稻螟害有增無減。在控害減災方面,除消滅蟲源(清除田間稻樁,管好稻草等),選用抗蟲品種外,主要靠化學防治。四川二化螟一年發生2—3代,以第1、2代危害最重。二化螟第1代各地發生期參差不齊,且拖得比較長,一部分稻區(如盆西北)螟蟲落卵集中在稻田期,一部分稻區(如盆東南)螟蟲落卵多在本田期。因此,防治上前者應以稻田期為重點,採取“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兼治三代螟和大螟的策略。對後者或秧田防治不及時、不徹底的稻區,落卵或帶卵至本田且危害較重的田塊要防治。防治時期:盆西北稻區一般在5月中下旬,有時延至6月上旬,盆東南稻區一般在5月上中旬。防治指標:本田第一代以枯鞘率達3%—5%時防治。主要藥劑可選擇bt乳劑、漩星乳油、切蟲乳油、螟死淨、蟲無影、銳勁特、比雙靈、殺蟲單、殺蟲雙等。為防產生抗藥性,建議輪換使用藥劑。用上述任一種藥劑,每畝次兌水50公斤常規噴霧或兌水15公斤機動迷霧。

2、普防葉稻瘟:四川稻瘟病常發病區主要是盆周丘陵、山區。為控制病害的流行,對種植瘟病品種的稻區,建議在水稻苗期普防“苗葉瘟”,保苗保葉,減少田間菌量,防止病害擴散蔓延。主要措施:(1)清除菌源:育秧前,將病稻草集中室內儲藏或銷燬,不用病稻草墊圈鋪路,扎秧把、綁棚架和蓋種催芽等。對稻種進行消毒:85%強氯精300—500倍液浸種,可兼治惡苗病、稻粒黑粉病、胡麻葉斑病等。還可選用敵白克乳油,或多森銨膠懸劑,或浸種靈乳油,或三環唑等,或結合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碩豐481”或“全鐮刀”或“愛多收”等,減少苗病,確保苗齊苗壯。在水稻移栽前,用三環唑浸秧,帶藥移栽,可以推遲10-15天發病,減輕病害。(2)藥劑防治:物件田主要是常發病區的感病品種和易感病生育期--分櫱期。根據田間病情監測和天氣預報及時施藥。苗葉瘟藥治的關鍵是封鎖“發病中心”,隔5-7天噴藥1次,連噴2-3次。主要藥劑可選75%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或40%富士1號,或40%滅病威膠懸劑,或春雷(日)黴素(甲收米)、或“豐登”、全卓等,遏制病害流行,減少水稻中後期菌源量。

3、早治紋枯病:紋枯病是一種常發生性土傳病害。常年在我省坪壩稻區和高水肥條件下發生較重,在高溫高溼季節發病最盛。水稻品種對病害抗性有一定差異,在水稻分櫱期和孕穗期易惑病。實踐證明:在紋枯病田間水平擴充套件時比垂直髮展時防治,效果更明顯,所以推薦“早防早治”、“水控藥治”。其措施是田間清楚菌核,加強肥水管理(嚴控施氮量),結合水稻分櫱盛期和孕穗期施藥預防。主要藥劑建議選用井崗黴素水溶性粉劑和晶粉等多種劑型,固這些藥劑兼具內吸、保護治療作用,高效持久,耐雨水沖刷,對水稻安全,至今未見抗性菌株產生等優點,是國內廣為應用的一種殺菌劑,對輕病田一般用量為30-40ppm,重病田為50-60ppm。防治指標:在水稻分櫱期盛期,病蟲率達5%以上的稻田施藥。其他藥劑可選三唑酮、愛苗、烯唑醇、紋枯利、禾穗寧、氟紋銨、甲基託布津、多菌靈等,以上任一種藥劑,每畝次用藥液60-75公斤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1-2次,注重噴布稻叢中下部,均勻周到,可有效阻止病害水平擴充套件。

4、預防赤枯病:水稻赤枯病又名“坐兜”、“僵苗”、“鐵鏽病”等,是一種生理性病害。通常矮稈品種較高稈品種病重。在缺鉀嚴重的石灰岩和砂頁岩成土的稻田發病較重。據調查,水稻受害損失一般為10%左右,重者達50%以上。

發病特點:赤枯病一般在水稻分櫱期開始發病,在分櫱盛期病害發展很快。它可使稻株矮小,分櫱減少而植株纖弱,心葉窄而直,重病株到孕穗期陸續死亡,輕者還能延遲抽穗,但穗粒小而癟。從症狀看,被害株先從老葉葉尖上產生許多大小不等的褐鏽色斑,擴充套件為不規則褐色斑塊,葉片自上而下漸變成赤褐色枯死,隨後向植株上部葉片蔓延,最後僅少數心葉保持綠色,似火燒狀,故名“鐵鏽病”、“坐兜”。葉鞘病斑與葉片相似,病斑赤褐色至烏褐色,嚴重時枯死。拔起病株,可見根部老化,腐朽,新根少。赤枯病病因主要是土壤缺鉀素所致。土壤缺鉀分生理性和中毒性兩種型別。(1)生理性缺鉀:常伴有“姜苗”(即缺鋅缺磷發僵,冷水性發僵,和深插發僵等)發生,主要土壤缺乏鉀素,如石灰岩、熔岩地區的稻田,紅黃土壤,山區冷浸田,沙土田,漏水田等;或氣溫、土壤偏低,養分釋放緩慢,根系發育不良,不能充分吸收土壤中低濃度的鉀素,導致稻株生長髮育受阻,出現特殊病狀。(2)中毒性缺鉀:在無團粒結構的“爛泥田”、“深梨腳田”,或沉積板結,通透性差,還原性強的土壤,存在如硫離子和亞鐵離子等,引起稻根中毒變黑,阻礙根系對鉀素的吸收,嚴重時,根部細胞解體腐爛而發惡臭。(3)缺鋅:在鹼性土中鋅含量低發病重。其特點是:發病先從下葉基部中脈附近褪綠成黃白色,後生紅褐色不規則斑,再向上部葉片發展,心葉短而窄,葉色轉淡。重病株明顯矮縮,分櫱少,生育延遲,多不抽穗,或出穗不結實,根系變褐老朽。田間診斷“卻鉀”有明顯區別。從症狀看,前者先有葉脈失綠黃化,繼後出現紅褐色斑點,最後呈紅褐色枯焦,從葉基部漸向葉尖,從葉中部向兩側發展;後者發展過程正相反。前者老葉發脆,後者則不明顯。從發病條件,缺鋅通常在土壤ph≧6.5時出現,“卻鉀”則不受其限制。

赤枯病的防控措施:關鍵在稻田發病後,診斷確切查明病因,對症治療。預防措施主要靠改善土壤環境,改進栽培技術,增鉀補鋅等。(1)缺鉀型赤枯病:發病後,對病田應立即開溝排水,保持寸水以下,每畝撒色黑白灰(草木灰:石灰為3:1混勻)30-5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和氯化鉀7.5-10公斤;對土質差,待生新根,可追施適量速效氮肥或腐熟人糞尿;或噴施“高能紅鉀”,或“美多收”營養素,或磷酸二氫鉀等。(2)缺鋅型赤枯病:發病後,要及時排水晒田,中耕通氣,每畝追施硫酸鋅1公斤,或用0.2%硫酸鋅或氯化鋅水溶液,進行葉面噴霧。特別指出:針對缺鋅稻田,不可撒施石灰、草木灰等鹼性物質,以免加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