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葉斑病發生及防治

香蕉葉斑病發生及防治

一、症狀

香蕉葉斑病是為害我省香蕉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它由多種真菌所引起,主要有尾孢菌葉斑病、暗雙孢黴葉斑病和小竇氏黴葉斑病。

尾孢菌葉斑病包括黃斑型葉斑病又稱褐緣灰斑病和黑斑型葉斑病兩種。此病先為害下部葉片,後逐步向上部葉片蔓延,病斑初為米粒狀或線條狀、淡黃色或褐色,與葉脈平行,先見於葉北背,後發展成橢圓形或長條形、黃褐色或黑褐色,葉片反覆感染,出現大量單獨病斑,多年病斑匯合,引起蕉葉大面積乾枯。

暗雙孢黴葉斑病又稱灰紋病,引起葉面橢圓形灰褐色病斑或葉緣枯。病斑初期褐色,後擴充套件為中央淺褐色、具輪紋、周圍深褐色的橢圓形斑;病斑沿葉緣水孔侵入,初期葉緣出現水漬狀、暗褐色、新月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後期沿葉緣聯合為平行於葉中脈的褐色、波浪環紋死帶,後變灰白色、質脆,雨季病健部交界處出現淺黃色的褪綠帶。

小竇氏黴葉斑病又稱煤紋病,常見中、下部葉片發病。病斑褐色、橢圓形、有明顯的輪紋,多發生於葉緣,病健部有明顯的界限。

葉斑病主要引起香蕉葉片大面積乾枯,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導致植物早衰,嚴重影響果實充實、產量及耐貯性,病株果實極易腐爛。

二、發生規律

在我省發生最普遍、為害最嚴重的是尾孢菌葉斑病,田間病株可達50%-100%,葉發病高達70%。在廣西、海南、福建和臺灣等蕉區也普通發生,在珠江三角洲每年的4-5月初見此病,6-7月高溫多雨,病情迅速加重,8-10月病害進入盛發期,11月隨降雨減少和氣溫下降,病害發展速度減慢。此病發病的嚴重程度和降雨量、霧及露水關係密切。

暗雙孢葉斑主要分佈於兩廣蕉區,小竇氏黴葉斑病則在華南蕉區均有分佈,但都不如尾孢菌葉斑病發生普通和嚴重,病菌隨風雨傳播,侵入表皮引致發病,後擴充套件蔓延,故每年5-10月份是它們的發病流行季節。

三、綜合防治技術

葉斑病的綜合防治技術應以栽培防病為基礎,輔以藥劑防治,可達到控制病害的發生蔓延。

1、逐步減少種植感病品種,改種較抗病的高稈品種。

2、結合品種的高度,兼顧果園的通風透光,確定種植密度。如矮稈品種畝植200株以內,中稈品種如“63-1”、“東莞中把”等畝植150株以內,高稈品種如“威廉斯”、“巴西蕉”、“臺灣8號”、“高腳遁地雷”等畝植120株為宜。

3、冬春季清除蕉園區的病、枯葉,集中燒燬,減少初侵染源;生長期最好每月割除下部重病葉片1次,清出果園燒燬,增加蕉園內通風透光。

4、施肥應以基肥為主,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水田蕉園應挖深溝,雨季及時排水,降低蕉園小環境的溼度。

5、在病害初發期或現蕾期前1個月起應加強化學防治,可以用25%敵力脫乳油、25%必撲爾乳油、27.5%蕉豐寶乳油(本所中試產品)、23%應得懸浮劑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40%殺菌特懸浮劑(本所中試產品)、42%噴克懸浮劑、40%滅病威膠懸劑600-800倍液,噴霧3-5次,噴至葉面滴水,儘量噴及葉背,視蕉園發病情況每隔10-20天噴藥1次,輪換用藥,交替使用,效果最好,既可延緩抗藥性產生,又可降低防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