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楊梅的栽培技術

綠色食品楊梅的栽培技術

楊梅是中國的特產果樹,集經濟效益、生態綠化效益、社會效益於一體,被國內外有關專家認為是我國加入WTO後極具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近年來,青田縣重視楊梅產業化發展,研究應用了楊梅標準化生產技術,同時著力楊梅綠色食品開發並取得很好效果。2001年青田縣“山鶴”楊梅獲得中國農博會名牌產品,2002年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證書,許可使用綠色食品的標誌。現以綠色食品生產的各項準則為依據,根據多年來的楊梅生產研究和實踐,初步總結出一套。

1、綠色食品楊梅園地選擇

1.1園地生態環境

綠色食品楊梅園地宜選擇在自然植被好,遠離城鎮居民區、工礦企業、廢棄物和廢舊物資堆放地。基地大氣環境應達到CB3095-82大氣質量一級標準,水質應達到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對汞、鉛、鎘、砷、氯化物、氟化物等重金屬離子含量應低於萬分之一。

1.2適宜的氣候、土壤、地形

綠色食品楊梅基地應建在其生長最適宜氣候區內,避免了不良氣候對楊梅樹生長、花芽分化及品質的影響。宜選擇在年平均溫度16℃和有效積溫在5000℃以上,冬季極端最低溫—9℃,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其中2—4月份降雨量要求在260mm以上,6月份降雨量要達到160mm以上。土壤要求地層深厚,土質鬆軟,富含有石礫的黃礫泥及黃泥砂土,FH值以4.5—5.5的酸性土為宜。地形以山波地為好,同時基地周圍最好有水系阻隔,利於基地形成較為獨立的生態系統。楊梅宜選擇北波及東西坡種植,北坡果實口感柔軟,風味佳,品質好於南坡。

2、土肥水管理

2.1肥料種類

肥料宜選擇農家肥為主,農家肥就是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名,種有機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質、動植物殘體排洩物、生物廢物積制而成,如堆肥、廄肥、綠肥、作物積稈肥、餅肥。同時可以施用商品有機肥料、腐植酸類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機複合肥、無機(礦物)肥料(包括礦物鉀肥、硫酸鉀、磷礦粉、鈣鎂磷肥、石灰和粉狀硫肥等)以及葉面肥料等商品肥料。生產A級綠色食品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學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態氮肥,使用化肥時必須與有機肥或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有機氮與無機氮的比例宜控制在1:1左右。

2.2肥料使用方法

肥料使用必須足夠數量的有機物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最後一次施肥不能遲於收穫前30天,最後一次葉面肥噴施不能遲於收穫前20天。幼年樹(1—3年)以促為主,薄肥勤施,以每月一次為最佳,氮磷鉀比例大致在1:0.:1上下。成年樹一年應施3次肥,第一次應在11月左右施入,施用量佔全年肥料總量50%,,以有機肥為主,使楊梅開花和長春梢時有足夠營養。第二次壯果肥在5月中下旬施入,以無機速效肥為主,強樹少施,弱樹適當多施。第三次採果肥在7月份補充大量結果的營養消耗、結果量少的可以不施。每次施肥在樹冠投影外圍挖環狀溝或放射穴,施肥後及時復土。

2.3果園生草栽培

楊梅園以選擇矮杆、成匍匐生長,適應性強、耐陰、耐踐踏、耗水量少的草種。主要品種有白三葉草、紫花苜蓿、田菁、綠豆、烏飯豆等,最佳為白三葉草品種,春播在4月初—5月中旬,也可以秋播8月中旬—9月中旬,每年可以割3—5次,每畝產鮮草4—6噸。

2.4清園整地擴穴

楊梅園開墾成梯地或漁鱗坑數年後,柴草復長,土壤板結,每年在10—11月間結合施用有機肥,在原定植穴向外擴穴,深30—40釐米,寬40—50釐米,其它地面只需撈光長得硬的柴草,要保留短的嫩草。這樣做解決了樹草爭肥,又能鬆土,保土防凍作用。

3、楊梅矮化整形修剪

3.1大枝修剪

時間掌握在楊梅採摘後(7月上中旬)迅速搞好整形修剪,鋸掉上頂高堅枝、兩樹交叉枝、下部拖地枝、冠內密生枝。鋸大枝可以強壯春梢花枝,促發夏梢,更新內膛枝,新增結果枝。7月下旬至10月期間提倡不修剪,可控制晚秋梢生長,因為秋梢結果性差。

3.2疏刪小枝修剪

提倡強樹早剪,弱樹遲剪。強樹在11月份,可以促發枝梢老化粗壯,促進花芽。弱樹在2月份可以促發春梢。疏剪去病枯枝、密生枝、徒長枝、晚秋梢,同時進行抹芽補充。

4、病蟲害防治

楊梅病蟲害防治貫徹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物理、生物防治為重點,少用化學農藥,以保護環境生產綠色果品。使用頻振式殺蟲燈,楊梅園每間隔50—60米設立一盞殺蟲燈,開燈時間以掌握在楊梅壯果期和採果期,以5—7月份間晴天晚上,其它時間可以少開。在楊梅冬季清園時用石灰對樹體主幹塗白,全樹噴布波美3—5度石硫合劑。必要時

在4月中下旬噴霧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1次,9—10月份噴霧95%機油乳劑50—100倍液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