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如何管理

進入冬季,雖然菜農朋友們也為大棚穿上了“棉襖”為其保溫。但對於大棚種植新手來說往往顧此失彼,在細節上出現漏洞,更容易出現紕漏。下面就介紹一下:

冬季大棚如何管理

為提醒菜農,冬季大棚管理,特別是那些剛開始種棚的菜農,能夠及時查漏補缺,為低溫時期棚菜的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筆者梳理了生產中常被忽視的一些細節,在此彙總如下,希望能對當前天氣下棚室蔬菜的健康生長有所幫助。

冬季大棚管理,放風要分次放風,放小風現在晚上棚內溫度低、溼度大,由此造成大量的霧氣在蔬菜的葉片及果實表面凝結,出現結露現象。而菜農由於農活較忙,往往一次性將風口開到。一次放風過大,冷空氣進入棚中,導致蔬菜葉片及果實溫度、溼度劇烈變化,就會造成果實表面起皴,嚴重的會產生大量裂果,使蔬菜果實失去商品性,效益降低。針對這種情況,菜農應該循序漸進地放風。在晴天剛拉開大棚時,棚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為保證棚內蔬菜對二氧化碳的需求,不使二氧化碳因放風造成浪費,這時菜農不要急於放風,而應在拉棚後1小時再放風。放風時先開小口,這時的主要目的是將棚內的溼氣緩慢排出,防止果面的露水急劇乾燥,導致裂果。隨著棚內溫度的升高,再逐漸將放風口加大,以利於棚外二氧化碳進入棚內,促進蔬菜的光合作用。到下午關風時也不要一次性將放風口關閉,因為風口關閉後棚內的溫度又會有一個上升的過程,這樣容易導致放棚後夜溫過高,加大植株對葉片製造有機物質的呼吸消耗,菜農可以逐漸將風口關小。冬季大棚管理,先將風口關閉一半,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後再完全關閉放風口;或者先將風口關閉,然後再將風口開啟通風降溫10~15分鐘,如此兩次,當棚內溫度穩定在15℃左右時即可將風口完全關閉。

必須要增光進入冬季以後,大風天氣漸多,致使棚膜上塵土增多。據研究,在覆新膜後5天,棚膜上落的塵土可使薄膜透光率下降10%;在12天時,棚膜透光率下降幅度可達20%。冬天我國北方的光照強度在4萬勒克斯左右,如果塵土遮去20%,則進入棚中的光照強度通常只有3萬勒克斯左右,陰天時數值更低。而多數蔬菜所需飽和光照強度在4萬勒克斯左右。光照不足就成為影響蔬菜產量提高的重要原因,而除掉棚膜上的塵土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菜農可以通過設定除塵布條將棚膜上的大部分塵土除去,但由於布條南北兩端的擺幅小,除塵效果差,菜農可使用抹布將前臉處及棚膜北邊的塵土抹去。多數菜農都知道在棚內設定反光幕可充分利用照在棚牆上的反光,以利於蔬菜的生長。但是有的大棚裡反光幕掛得太低,蔬菜植株容易將光擋住,導致反光幕的使用效果差。在張掛時,將寬1.0~1.2米的反光幕掛在後牆1.7米高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止蔬菜植株遮擋太陽射到反光膜上的光,同時反射的陽光又可照到蔬菜上。菜農且不可將整個棚後牆懸掛反光幕,以防降低後牆的儲熱量。

棚內懸掛溼度計高溼是冬棚蔬菜生產中的一大弊端,因而控制溼度是冬棚蔬菜管理的重點之一。但如何進行控溼,將溼度控制在什麼範圍內呢?現在,有不少菜農知道,將棚內的溼度控制在70%~8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但因為棚內沒有溼度計,菜農不能準確把握棚內的空氣溼度,而懸掛溼度計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這一點對於新種棚的菜農來說尤為重要,以便準確瞭解棚內溼度的高低,及時採取相應解決措施。例如,冬季大棚危害為嚴重的是灰黴病,而它在低溫高溼下危害嚴重,當棚內溼度低於95%時病原孢子就不能萌發,而霜黴病在18℃左右時要求溼度高於83%才可大量發生。如果將棚內溫度控制在病菌發病所需的適宜溼度之下,就可很好地控制病害的發生。當棚內溼度過大時,菜農除可通過放風降溼外,還可向地面撒施草木灰也可起到良好的吸溼作用,也可有效降低棚內空氣溼度。

冬季大棚管理,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祝大家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