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蟲害--葡萄虎蛾

果樹蟲害--葡萄虎蛾

【病蟲名】葡萄虎蛾,又名葡萄修虎蛾,葡萄虎夜蛾,葡萄鳶色虎蛾、葡萄黏蟲。

【型別】害蟲

【為害作物1】園藝作物

【為害作物2】葡萄

【為害分佈】葡萄虎蛾的寄主植物主要是葡萄,另外還有爬山虎。該蟲分佈於遼寧、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北、江西、貴州、廣東等省,以幼蟲為害葉片,嚴重時將葉吃光,嚴重影響產量和果實品質。

【危害症狀】以幼蟲取食葉肉,小幼蟲將葉片吃成缺刻,大幼蟲將葉片吃成大小不同的窟窿,嚴重時將上部嫩葉吃光,僅殘留葉柄和粗脈。嚴重影響果品經濟價值。

【病蟲形態】成蟲:體長18-20毫米,翅展44-47毫米,頭胸部紫棕色,腹部杏黃色,背面中央有1縱列棕色毛簇達第7腹節後緣。前翅灰黃色帶紫棕色散點,前緣色稍濃,後緣及外線以外暗紫色,其上帶有銀灰色細紋、外線經內的後緣部分色濃;外緣有灰細線,中部至臀角有4個黑斑;內、外線灰至灰黃色;腎紋、環紋黑色,圍有灰黑色邊。後翅杏黃色、外緣有2紫黑色寬頻,臀角處有1桔黃色斑,中室有1黑點,外緣有桔黃色細線。下脣須基部、體腹面及前、後翅反面均為橙黃色;前翅腎紋、環紋呈暗紫色點,外緣為淡暗紫色寬頻。

幼蟲:前端較細後端較粗,第8腹節稍有隆起。頭部桔黃色,有黑色毛片形成的黑斑,體黃色散生不規則的褐斑,毛突褐色;前胸盾和臀板桔黃色,上有黑褐色毛突,臀板上的褐斑連成1橫斑;背線黃色較明顯;胸足外側黑褐色;腹足俱全黃色,基部外側具有黑褐色塊,趾鉤單序中帶。氣門橢圓形黑色,第8腹氣門比第7節約大1倍。

蛹:長16-18毫米,暗紅褐色。體背、腹面滿布微刺;頭部額較突出;下脣須細長,不與上脣相連;下顎末端達前翅末端稍前方;中足不與複眼相接,觸末端長於中足末端與前翅平齊,達第4腹節後緣附近;後足在下顎末端及觸角末端之間微露出一部分。腹部氣門前緣較隆起,第2、3腹氣門眼形,周圍有黃色毛,5-7腹節腹面有腹足疤,但第3對不很顯著;第7節背面有2對、第8節與9節背面各有1對黑色突起。腹末成方形,兩側有角狀突起,其背面與腹面具有縱紋及不規則皺紋,著生較短的鉤刺3對,腹面2對;背面1對。

【發生規律】每年發生2代,以蛹在葡萄架根部或架下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開始羽化成蟲,產卵於葉片上,6月中下旬卵孵化為幼蟲,小幼蟲常群集為害。將葉片咬成大小不同的孔洞或缺刻。大幼蟲分散為害,用手觸及蟲體常吐黃水示威,老熟後化蛹,7~8月份出現第2代成蟲,8~9月份第2代幼蟲為害,9月中下旬幼蟲老熟,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1)挖蛹,架下土中和朽木處較多,挖出殺死以消滅越冬蛹。(2)幼蟲發生期,蟲口密度小可人工撲捉。(3)葡萄虎蛾幼蟲在葉表面為害,蟲體容易接觸藥液,該蟲的抗藥性又較差。因此,只要在幼蟲為害初期噴布觸殺劑或胃毒劑均可收到良好效果。藥劑及濃度: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90%敵百蟲1000倍液,50%辛硫磷乳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殺滅菊酯4000~50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50%殺螟鬆乳油1000倍液,40%樂果乳油8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80%乙醯甲胺磷2000倍液。4、幼蟲期噴灑80%敵敵畏乳劑或90%敵百蟲1000倍液。成蟲產卵盛期或幼蟲孵化盛期噴灑21%滅斃乳油4000倍液或30%氧樂氰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氯·馬乳油3000總人口液、10%天王星乳油6000~8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