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萵苣灰黴病的技術要點

防治萵苣灰黴病的技術要點

【症狀】萵苣類幼株多由接觸地面的莖基部和下部葉片開始發病,病部最初水浸狀,半透明,繼而溼腐,腐爛部位沿葉幫向上發展,引起爛葉,葉片變褐色,嚴重時全株葉片腐爛。結球萵苣葉球形成後,多由接觸地面的下部葉片中肋首先發病,形成褐色腐爛斑塊,並向內葉蔓延。也可由外葉葉片邊緣或葉片傷口處開始發病,形成不定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低溫高溼時病情迅速發展,造成葉片腐爛枯萎。萵筍的肉質莖由傷口或裂口處發病,形成水浸狀褐色斑塊,造成區域性溼腐,並繼續向周圍或內部發展,使肉質莖大部腐爛。各發病部位產生密集灰色黴狀物。

【病原菌】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是一種病原真菌,侵染多種大棚蔬菜。

【發病規律】棚室內外、病田和蔬菜貯運場所往往遺留大量病殘體,帶有病原菌的菌絲體、分生孢子和菌核,成為下一季發病的菌源。除萵苣等綠葉菜以外,灰黴病還是棚室栽培的瓜類、番茄、韭菜、草莓、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的嚴重病害,冬春季發病尤其嚴重,併成為棚鄰近田間萵苣的重要菌源,灰黴病病菌得以交叉侵染各茬蔬菜。

灰黴菌生長適溫20℃-25℃,發病適溫20℃。但在較低的溫度下,菜株抗病性削弱,易於發病,棚室低溫、高溫、寡照時發生較多。菜株遭受低溫冷害後,生機削弱,可導致灰黴病嚴重發生。蟲害大發生,植株上傷口多,或植株脫肥,營養不良,抗病性降低等都是重要發病誘因。

防治方法】及時田間病株殘體,前作嚴重發病的棚室,應對土壤、牆壁、棚膜等噴施殺菌劑;採用小高畦栽培,地膜覆蓋和滴灌,及時增溫散溼,增加光照,合理施肥,增強菜株抗病能力。

藥劑防治:可選用的農藥殺菌劑有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異能(福美?異菌脲)水劑800-1200倍液,或40%灰黴無蹤水劑(有效成分為嘧黴胺多菌靈)水劑800-1200倍液,或40%嘧黴胺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50%菌清800-1200倍液(有效成分為啶醯菌胺),或65%灰不怕(煙醯胺?嘧黴胺)水劑6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黴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間隔7-10天噴1次藥,連續防治2-3次。棚室內還可施用百菌清粉塵劑或速克靈煙劑等。注意輪換使用不同型別的藥劑,避免長期施用同一類藥劑,以延緩灰黴病菌抗藥性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