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疫病的症狀表現,韭菜疫病發病規律是什麼?

韭菜疫病的症狀表現,韭菜疫病發病規律是什麼?

韭菜疫病夏季多雨年份常常發生大流行,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盛發期,以後隨降雨減少而流行減緩,10月下旬停止發生。重茬地、老病地、土質黏重、排水不暢的低窪積水地塊和大水漫灌地塊發病重。

在北方地區露地韭菜養根期間,一般在7月上旬開始發病,8月上旬進入發病高峰,10月中下旬發病停止。韭菜扣棚後,在溫暖、高溼條件下疫病有所發展。特別在來年3月中旬左右,隨氣候不斷上升,如放風不及時或澆水過多,棚室出現高溫(25~30度)潮溼環境下,韭菜容易徒長和發病。病部產生的孢子囊經氣流、灌溉水傳播,進行再次侵染。4月底5月初不去棚膜,或在棚室內套種喜溫蔬菜,通常區域性嚴重發生。

發生的最適溫度為25~32℃,高溼利於發病,土壤含水量大,空氣溼度大發病重。一般7月上旬下部葉開始發病,7月末8月上旬病情發生嚴重。棚室放風排溼不及時,發病重。

病菌喜高溫、高溼環境,發病最適氣候條件為溫度25~32℃,相對溼度90%以上。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露地栽培韭菜疫病的主要發病盛期5~9月。韭菜疫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採收期。

病原為鞭毛菌亞門疫黴屬煙章疫黴菌。病菌以卵孢子、菌絲體及厚垣孢子在病殘體內越冬。翌年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借雨水或氣流傳播,萌發後產生芽管直接侵人,隨後可重複侵染。病害發生的適溫為25度~3度。夏季高溫多雨的地區發病重。溫室韭菜扣膜後溼度大時也易發病。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大水漫灌,氮肥施用過多等地發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