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構樹怎麼種植?雜交構樹高效種植管理技術

雜交構樹怎麼種植?雜交構樹高效種植管理技術

雜交構樹怎麼栽培?構樹是我國特有的含纖維樹種,屬特種經濟林,而雜交構樹可在我國邊際土地大量種植,既能獲得粗蛋白木本飼料,解決農牧爭地的矛盾,幫助農戶脫貧致富,又能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態環境,在精準扶貧的形勢下,構樹扶貧必將為構築貧困地區群眾脫貧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1材料與試驗方法

1.1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種植地位於泉州,地處泉州市洛江區前埭社群,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市年降水量為1000-1800毫米,幹、溼季甚為分明:3-9月降水量佔全年的80%,為溼季;10-2月僅佔全年的20%,為乾季。降水量年際間變化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140千卡/平方釐米,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9.5-21.0℃(僅西北部的山區低於18℃),最熱月平均氣溫達26-29℃,最冷月也有9-13℃。全年無霜期長,沿海地區基本無霜。≥10℃的有效積溫為5610-7250℃。年日照時數為1800-2200小時。

1.2材料

種苗引自中科院培育的中科1號雜交構樹苗作為母本,自主研發生產擴繁出雜交構樹組培生根苗。種植生長到平均高度15cm左右,作為試驗苗。

1.3試驗設計

在適宜的種植密度下,林木能更充分利用營養空間,從而獲得更高產量,因此造林密度的調控對雜交構樹高產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在每年3月份栽植規格一致的組培生根小苗,對比栽培1000株/畝、1500株/畝、2000株/畝、2500株/畝、3000株/畝的種植密度下雜交構樹的單株生物量,一年刈割四次每次隔2個月,統計每次刈割的株平均生物量,優選出最適合雜交構樹的栽植密度。

1.4管理措施

1.4.1整地

通過清理土地雜草、石塊、雜木並翻土改善立地條件,提高土壤疏鬆透氣性,並適當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養分和水分,提高雜交構樹成活率。

1.4.2施底肥

為了得到高產,每穴施複合肥60g,並與穴內土充分攪拌混勻,在進行苗木的移植。

1.4.3提苗肥

栽培15天后,要施加肥,促進幼苗進一步生長。

1.4.4除雜培土

構樹苗栽植一個月後要進行中耕、除草、培土。除草有利於苗木對肥料的充分吸收,減少雜草競爭關係。中耕以10-20cm,為宜。培土可增加根部覆土厚度,保護根系,促進生長和營養吸收。

1.4.5灌溉

少雨季節適當進行灌溉澆水處理,保證苗木成活率。

1.4.6追肥

追肥要與澆水配合進行,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量根據苗木的大小進行,小苗小施大苗多施,還要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選擇施肥種類。

1.5資料處理

採用EXCEL表格對資料進行統計處理。

1.6採收方式

飼用構樹林到了一定時間就是及時收割或者採摘,避免葉片老熟,枝杆木質化,影響畜牧飼料的適口性,採收的方式可有兩種,一種機械收割,適合平坦開闊地帶,一種是人工採摘,本試驗採用人工刈割,一般在植株長到1-1.5m時就可進行收割,收割時留底10-15cm繼續長生。

2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00株/畝的種植密度下,四次刈割單株雜交構樹的生物量比其他種植密度下要高,第二次刈割的時候達到最大為2.22kg/株,比同一次刈割最低時的1.88kg/株高出0.34kg。當種植密度達到2500株/畝的時候,單株平均生物量有所下降,最低時僅有1.58kg/株,說明在這種植密度雜交構樹沒有辦法充分利用光能達到高產。同時可以看出單株平均生物量在一定範圍內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種植密度超過2000株/畝的時候,平均生物量不再增長,而是開始有所下降。

表1雜交構樹四次刈割的總生物量和平均生物量統計表

在田間試驗過程中,隨著雜交構樹種植密度的增加,雜交構樹的養成往低矮無干化的方向發展,生長養成變快,有些條件更優越的地方每年甚至可收割4-5次。通過雜交構樹的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空間,增加光合作用產物,顯著提高雜交構樹作為飼料樹種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