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叢枝病如何防治?

竹子叢枝病如何防治?

一、竹子叢枝病症狀及危害

竹叢枝病又稱雀巢病、掃帚病,危害水竹、剛竹、淡竹、雷竹、早園竹、高節竹、毛竹等竹種。該病的發病率普遍較高。感病後,病竹生長衰弱,出筍減少。病重竹林,常常整片枯死,竹材產量明顯下降,竹林生長逐漸衰敗。竹類叢枝病病害開始時,僅個別枝條發病,病枝細長衰弱,葉形變小,節數增多,節間縮短,小枝頂端長出幾片新葉,後小枝上長出無數側枝,年復1年側枝增多,形似掃帚狀。嚴重時,小枝叢整合球形,如雀巢。4、5月病枝端葉鞘內產生白色米粒狀物(即病菌的假子座)。當無性孢子成熟後,孢子在雨後或潮溼的天氣釋放在子座的表面,可見乳狀液汁或白色卷鬚狀的分生孢子角。5月底~6月上中旬,白色米粒狀物逐漸成熟,在白色米粒狀物表面有1顆顆紫色-紫褐色的瘤狀突起,使整個子座呈紫色~紫褐色(有性子座)。當子囊孢子釋放傳播後,子座消失。9、10月的秋梢端部也會產生白色米粒狀物,但這次的產生不如春季普遍。冬天病叢枝端枯死較多,促使第2年產生更多的叢生小枝,以後進一步發展成懸掛著的或不完全懸掛著的雀巢狀或球狀的叢生小枝群。歷史性重病株,可導致全株枯死。

二、竹子叢枝病傳播途徑竹類叢枝病的病菌以菌絲體潛伏在活的叢枝或芽葉內越冬。翌年春秋二季產生分生孢子。主要靠雨滴飛濺傳播,有性孢子靠氣流傳播,或者是隨著有病母竹遠距離調運傳播。健枝當年被病菌侵染,當年即可產生叢枝。

三、竹子叢枝病發病原因老竹林(4年生以上)、鬱閉度大,不通風透光的竹林,或者低陷處,溪溝邊,溼度大的竹林利於病害發生。撫育管理差的竹林發病較常見。

四、竹類叢枝病預防措施1、加強竹林撫育管理。按年齡大小及時合理砍伐,保持適當密度,並進行鬆土、施肥,以促進竹林生長旺盛,減少病害發生。2、嚴格檢查,避免選取有病母竹造林。五、竹子叢枝病防治農藥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9月初~9月中下旬,子實體沒有釋放前發現叢枝病株,及時剪除病枝,重病株連根挖除,並集中燒燬。同時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20%三唑銅乳油1:500倍液噴霧,每週1次,連噴3次,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