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中後期主要病蟲發生趨勢及防治意見

發生趨勢

早稻中後期主要病蟲發生趨勢及防治意見

1、稻飛蝨:早稻前期稻飛蝨發生為正常偏重年份。5月30日調查統計第二代發生為害情況:4月21-5月20日,燈誘總蟲量為279頭,僅為去年同期的1.6%,比歷年同期少91.8%。田間若蟲高峰期為5月18-22日,蟲量最高型別田平均蟲口密度達5000頭/百叢,加權平均蟲口密度為1859.2頭/百叢,比去年同期少58.7%,比歷年同期多130.4%。5月30日田間平均殘蟲密度為500頭/百叢,分別比去年和歷年同期低66.7%和13.9%。目前田間殘蟲量大,第三代本地蟲源將在6月上旬羽化,同時,根據歷年觀察6月上旬末至中旬是第三代外地蟲源遷入高峰期,會有大量的外地蟲源遷入,今年第三代稻飛蝨的蟲源充足,從6月上旬至6月下旬這段時期內,田間若蟲將維持多峰次重疊發生,預計第3代若蟲高峰期為6月10-25日,全縣大發生,發生面積約16萬畝。

2、稻縱卷葉螟:早稻前期為正常偏輕發生年份。5月30日調查統計第二代發生為害情況:田間幼蟲高峰期為5月15-20日,加權平均蟲口密度為7.5頭/百叢,分別是比去年和歷年同期少78%和61%。5月30日田間平均殘蟲密度為15頭/百叢,比常年同期高18%。目前進入第三代成蟲遷入高峰期,系統趕蛾調查,5月25日、27日、28日、29日的蛾量分別為13.3頭/畝、119.2頭/畝、133.3頭/畝、129.6頭/畝,遷入量逐漸增多。據歷年觀察,6月上旬將會有大量的外地蟲源遷入,預計第三代幼蟲盛發期為6月6-25日,高峰期為6月10-15日,全縣中等偏重、區域性大發生,發生面積約10萬畝。

3、螟蟲:前期三化螟發生為正常偏輕年份,輕發生。第1代燈下未誘獲成蟲,為害率及殘蟲量極低。預計第2代成蟲羽化高峰期為6月20-25日,蟻螟孵化高峰期7月5-10日,輕發生、區域性中等偏輕程度發生,發生面積1萬畝。二化螟第1代燈下蛾量為14頭,比去年同期略少。5月30日調查,為害率一般為0.05-0.1%。預計第2代成蟲盛期在6月15-30日,蟻螟孵化盛期為6月25日-7月5日,輕、區域性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萬畝。

4、稻瘟病:5月28-29日調查,病區稻葉瘟零星發生,發病中心病葉率一般為3-5%。根據今年生產情況及氣候特點,預計葉瘟發生流行盛期為6月上旬,穗瘟發生流行盛期為7月上旬,全縣輕發生、病區中等偏重發生,葉瘟發生面積為1.0萬畝,穗瘟發生面積為1.5萬畝。

5、稻紋枯病:系統調查,觀察區5月30日始見發病,比去年遲10天。目前大田稻紋枯病為始發期,預計今年稻紋枯病發生流行期比常年推遲7-10天。病害流行盛期為6月下旬,全縣中等偏重發生,發生面積8萬畝。

6、農田害鼠:5月份捕鼠率為18.6%,比上年同期略高。預計中後期為中等程度發生,發生面積為6萬畝,主要為害時段在6月底至7月中旬初。

防治建議

1、早稻中後期病蟲害防治以稻飛蝨、卷葉螟、稻瘟病、紋枯病等“兩蟲、兩病”為主,各地務必高度重視,積極投入防治。

2、防治策略:6月上旬末至中旬主治稻飛蝨,卷葉螟、稻葉瘟。6月下旬主治稻飛蝨、紋枯病,挑治卷葉螟。7月上旬主治稻飛蝨、穗頸瘟、挑治紋枯病。

3、應急防治農藥品種推薦:防治稻飛蝨可選用吡蚜酮、噻嗪酮、醚菊酯等;防治卷葉螟選用康寬、凱恩、殺蟲雙、阿維菌素、抗蟲靈、銳勁特、敵敵畏、毒死蜱等;稻瘟病選用豐登、三環唑;稻紋枯病選用井崗黴素或紋枯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