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灌和滴灌應成為主要灌溉方式

國內有關研究人員提出,針對我國乾旱區綠洲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噴灌和滴灌應該成為這些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灌溉方式。

噴灌和滴灌應成為主要灌溉方式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員高豔紅介紹,綠洲是乾旱區群眾生產生活的場所,也是當前和今後開發和建設乾旱區的基地,是荒漠區的精華所在。在這裡,水是制約一切的資源,荒漠綠洲農業必須以水為基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會造成綠洲萎縮、河谷林衰敗、湖泊乾涸和綠洲土地的沙化。在合理分配水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的、完整的灌溉系統是避免水資源濫用的有效途徑。

據介紹,灌溉的方法有漫灌、串灌、溝灌和小畦灌等。20世紀70年代中期,新疆曾引進噴灌、滴灌和其他灌溉新技術和裝置。實踐表明,自壓噴灌可以節水50%-64%,滴灌可以節水34%-75%,節水效果很好;且在4-6年的時間內就可以收回投資,同其他灌溉方式相比,具有省水、省肥、省人工的特點。

高豔紅等研究人員在甘肅張掖綠洲對噴灌、滴灌與其他灌溉方式進行了野外實驗比較。實驗結果表明,噴灌可以有效地抑制地表蒸發與植被層的蒸騰作用,對土壤水的保持更加有利;噴灌在土壤溼度飽和後才會形成地下徑流,而其他傳統灌溉方式則是土壤溼度與地下徑流的形成同步增長。因此,可以認定,噴灌比其他灌溉方式更有利於綠洲農業生態系統溫度整體的降低,抑制地表土壤水分蒸發,有利於綠洲農業適應當地水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水資源一直是限制我國荒漠化地區綠洲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國的部分地區,在綠洲的開發和利用上,因為對水資源限制的忽視,曾導致了許多慘痛的教訓。在面積有33.76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有著100多片天然綠洲。如果沒有人為干擾,這些綠洲需要的水資源基本能夠得到保障。然而,當地為建設人工綠洲,造成了水資源過度開發,使得天然綠洲失去了水資源的安全保障,產生了大面積土地退化的綠洲生態環境負效應。據測算,按照每增加1公頃灌溉耕地需要消耗7500-17500立方米水量計算,增加的1公頃灌溉耕地就相應地要退化2-3公頃的天然綠洲植被。在當地的和田地區,近50年來人工綠洲擴大了1538平方公里,但這是以犧牲了更大面積天然綠洲為代價的。這裡因缺水旱化的土地面積達到了3430平方公里,還有退化掉的胡楊林和怪柳林地1290平方公里和被流沙吞沒的農田200平方公里,合計達到5000平方公里,損失的天然綠洲面積是擴大的人工綠洲面積的3倍以上。

高豔紅介紹,在採用了噴灌等措施後,可以儘量合理地利用乾旱區綠洲的水資源,避免綠洲受人為因素影響退化的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