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為什麼叫蝸牛

蝸牛為什麼叫蝸牛
蝸牛為什麼叫蝸牛

蝸牛之所以被稱為蝸牛是因為它背上背有螺旋狀的外殼,同時蝸牛頭部有兩對觸角,其中長觸角直立而起,如同牛的犄角一般,並且蝸牛的行動速度十分緩慢。

一、外形特徵

1、外部:蝸牛背部有螺旋狀外殼(右旋或左旋)。頭部腹面有口,內含數萬顆牙齒,分佈於齒舌上;同時上共有2對觸角(觸角可感受外界環境,同時可以發揮鼻子的作用,聞到氣味),分為長觸角和短觸角,其中長觸角頂端長有眼睛。腹壁形成發達的寬大肉足(腹足),爬行過程中,腹足足腺分泌出粘液,避免腹足肌肉和地面產生直接摩擦而受傷,同時粘液也有利於蝸牛爬行。

2、內部:蝸牛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內臟團間,形成與外界相通的空腔,稱為“外套膜腔”。其中蝸牛的呼吸器官藏於外套膜腔內,呼吸孔位於外套膜腔殼口處,而氣孔(用於排洩)靠近呼吸孔。

蝸牛為什麼叫蝸牛 第2張

二、生活環境

1、蝸牛喜歡陰暗潮溼、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常活動於森林、灌木、果園、菜園、農田、公園、平地、丘陵等處。

2、生活環境條件:溫度16-3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60-90%左右,土壤溼度20-50%左右,ph5-7之間(尤以溫度23-30℃,空氣相對溼度80-90%,土壤溼度30-40%更為合適)。

蝸牛為什麼叫蝸牛 第3張

三、生活習性

1、蝸牛怕光趨暗,晝伏夜出,害怕陽光直射。

2、蝸牛為雜食性動物,可以綠色植物以及各種廢紙、豬糞、植物殘渣為食,尤其喜食綠色植物的幼芽以及多汁植物。

3、蝸牛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當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或空氣過於乾燥時,蝸牛進入休眠狀態。

蝸牛為什麼叫蝸牛 第4張

四、繁殖

1、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交配時間長達2-3小時左右,部分甚至可達6小時以上)。受精結束10天后,於數毫米深的土層中或朽木、落葉之下產卵,並在8天后孵化而出。

2、每隻蝸牛每年可以產卵6-7次,每次產卵平均數量為200粒。其中體重為35g的蝸牛,每次產卵數量大約為120粒。體重為40-50g的蝸牛,每次產卵數量大約為150-180粒。體重為60-100g的蝸牛,每次產卵數量大約為300-40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