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怎麼抓?

小時候的我們偶爾會在大大小小的石頭下面發現長長的蚯蚓。這蚯蚓到底從哪冒出來的?為什麼有的石頭下面有,有的石頭下面又沒有?釣魚愛好者很喜歡利用蚯蚓釣魚,那麼又要去哪裡抓蚯蚓呢?

蚯蚓怎麼抓?

蚯蚓怎麼抓?

第一種:挖。選擇在草地草坪的地方、牛糞池附近、檳榔園、農村小路、土地鬆的地方、有蚯蚓屎的地方。

第二種:找到有蚯蚓屎的地方,(樹下,樹葉多的地方或檳榔園)用椰子葉中的最硬的地方順著蚯蚓洞下去,它會從另一邊出來。不過這種蚯蚓較大,適合做釣大魚的餌。

第三種:用石灰攪拌水或除草農藥或羊尿,均勻潑撒在這片區域,1、2分鐘蚯蚓會自動出來。最好不要用這種,這種會傷到很多小蚯蚓和蚯蚓卵死掉,實在找不到蚯蚓才能用。

蚯蚓怎麼抓? 第2張

為什麼雨後蚯蚓會爬出地面?

蚯蚓生活在潮溼的土壤中,如果體表是乾燥的話就無法鑽上,而且蚯蚓是通過體表呼吸的,體表沒有水分就不能進行氣體交換。

蚯蚓的皮下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體表液體的溶解氧進行交換,若體表乾燥,就會窒息死亡。平時,由於土壤潮溼,或面板粘液腺分泌粘液,以及在環毛蚓自第12與第13節間起,每節的節間在背中央均有一個背孔,由此可噴出體腔液,保持體表溼潤。那麼,是不是土壤越溼,溶解的氧就越多呢?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大雨後,大量蚯蚓爬出洞來?因為土壤裡有許多空隙,平時有水吸附在土粒周圍,空氣充滿在空隙裡,大雨後,土壤空隙裡注滿了水,排擠了空氣,造成水中溶氧量減少,於是蚯蚓紛紛出洞。雨後出洞的蚯蚓,因天晴日出,尚未來得及爬回洞穴,就乾死了。蚯蚓的抗旱能力是很脆弱的。據實驗,將蚯蚓置於缺氧環境中30小時,常可排出二氧化碳,說明蚯蚓也可進行厭氧呼吸。

陸棲蚯蚓的耐水能力怎樣呢?因不同種而有很大差別。有的能耐幾天,有的可達一月之久,因此可把蚯蚓投入魚池餵魚。水棲蚯蚓有的具絲狀鰓作為呼吸器官。

蚯蚓怎麼抓? 第3張

蚯蚓採集的最佳時機

蚯蚓繁殖很快,需要及時採收。蚯蚓有祖孫不同堂的習性,如不及時採收成蚓就會外逃,大小混養還會造成近親交配,使種蚓退化。因此當成蚓長大,幼蚓已大量孵出時,每平方米約2萬條後及時採收,不要延誤,否則將給蚯蚓養殖帶來多方面影響。在養殖蚯蚓形成規模,進人生產階段後,幼蚯蚓剛好長大成熟(每條0.3-0.4克,蚯蚓頭部出現一個環的時候),就要新增少量的新鮮飼料以提高蛋白質含量讓蚯蚓得到催肥,一般再飼養1-5天后就要馬上把蚯蚓分離出來進行利用。再養下去,蚯蚓雖然還會生長,但此時的蚯蚓吃得多,長得慢,很不划算。就像養豬一樣,豬長到100千克時就要出售,再養下去就不划算。蚯蚓不僅如此,而且在伺料供應不足時,蚯蚓身體還會變小,讓人感覺達不到產量。因此,在蚯蚓生產過程中選擇最佳的分離利用時期是提高經濟效益很重要的一環。

蚯蚓怎麼抓? 第4張

蚯蚓的養殖技術

1、飼料配方:牛糞50%、紙漿汙泥50%或牛糞100%或一切禽畜糞混合100%或牛糞、豬糞、雞糞各20%、稻草屑40%,雞糞要先養蛆後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養蚯蚓,否則蚯蚓會全部逃走或死掉。

2、飼料發酵:稻草、秸杆先鋪一層厚10~15釐米的乾料,再鋪4~6釐米糞料,重複3~5層,每層噴水直至水滲出,氣溫較高季節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飼料的發酵工作。

3、飼料調製:蚯蚓飼料發酵好以後測試PH值,一般要求適宜PH值為6~7.5,但很多動植物廢物的PH值往往高於或低於這個數值,當PH超過9時可以用醋酸、食鹽或檸檬酸作為緩衝劑。

蚯蚓怎麼抓? 第5張

4、養殖密度:牛糞養蚯蚓其種蚯蚓數量應控制在每平方米1萬條以內,生產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萬條),前期幼蚓3萬條/平方米,後期下降到2萬條。

5、適時補料:通常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將全部牛糞變為蚯蚓糞,補料時可以在原飼料的基礎上覆蓋新料,根據蚯蚓的食量確定加料量,飼料要鋪設均勻,再加上稻草,經常澆水保溼。

6、合理澆水:為了確保蚯蚓正常生長特別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澆一遍水,水不能有汙染,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澆透,使上下層料接上,最好選擇溫度較低的早上或晚上澆。

蚯蚓怎麼抓? 第6張

介紹了這麼多關於抓蚯蚓的技巧,再也不必擔心抓不到蚯蚓釣魚了吧!蚯蚓很喜歡鑽洞,其實近期養殖行業火熱,養殖蚯蚓得人也越來越多。如果經常垂釣的也可以去養殖場購買一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