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鴕鳥?需要注意哪些?

鴕鳥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能耐45℃高溫,能御-40℃之寒。它以草和其他植物為食物。是利用牧草的最佳經濟動物。近年來,由於鴕鳥的利潤可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鴕鳥,那麼鴕鳥怎麼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分析下。

怎麼養鴕鳥?需要注意哪些?

選種 :  

1 種鴕鳥選擇專案  

體形外貌:體格健壯,發育勻稱,頭部清秀,眼大有神,姿勢端正,步伐靈敏。產蛋量高的雌鴕鳥,背部羽片汙濁,毛尖幹縮,背後半部羽毛稀短或無毛、尾巴下垂,後軀豐滿肥厚。  

生殖器:雄鴕鳥的陰莖粗、長,向左彎曲,陰莖長25釐米以上。  

生產效能:包括產肉效能和繁殖效能。產肉效能包括生長速度、料肉比、屠宰率。繁殖效能指開產日齡、年產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出雛率、育雛成活率等。  

2 選種方法 :  

個體選擇:根據鴕鳥個體品質直接進行選種。它不僅是反映種鳥生產力的指標,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種鳥的育種價值。  

家系選擇:以整個家系(包括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作為一個選擇單位,根據家系生產效能的平均值進行選擇。  

系譜選擇:根據系譜記錄的祖先、同胞和後裔的品種和效能進行選擇。  

在實際工作中,要綜合以上方法進行選種並有所側重。幼鳥育成階段以系譜選擇為主,輔以外形和生長髮育鑑定。當種鳥已表現出生產效能時,則以個體選擇為主,系譜鑑定為輔。

1.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1)育雛舍 育雛舍專門用於飼養3月齡以內的雛鳥。要求乾燥、衛生,保持良好通風。人雛前1周進行全面打掃和消毒,地面和牆壁用1%—2%的火鹼噴灑消毒,然後關閉門窗,用甲醛溶液、高錳酸鉀燻蒸消毒。在育雛室門口設定火鹼消毒池。入雛前1天,將育雛室的溫度升至22—25℃,保持相對溼度50%—60%。 

(2)育雛器具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採用育雛傘或紅外線燈來育雛。育雛傘一般採用大型號的摺疊式電熱育雛傘,傘頂裝有電子控溫器,傘內用陶瓷遠紅外線加熱板或U型紅外鐵管加熱,功率1000瓦。入雛前對育雛傘或育雛箱進行徹底消毒。開啟育雛傘上的溫控器或育雛箱上的紅外線燈,溫度調至34—36℃。在傘和育雛箱四周加置防護網。 

食槽要求光滑平整,雛鴕鳥吃食方便,便於清洗和消毒。食槽要固定好,否則被雛鳥踩翻,既浪費飼料又可能壓傷雛鳥。水槽一般使用水盆,使用前要進行清洗和消毒。鴕鳥飲水的特點是嘴向前耍水,然後頭向上抬。因此,要用寬闊的盆子盛水。 

2.雛鴕鳥的飼養管理 

(1)入雛 雛鳥出殼後在出雛器內停留24小時,再轉入育雛室內飼養。初生雛鳥的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5—6只,隨日齡的增加逐漸降低密度,到3月齡時雛鴕鳥每隻最少2平方米。按雛鳥周齡的增長而逐漸分群。 

(2)溫度調節 育雛第一週溫度控制在34—36℃,以後每週降低2℃,至第七週達到21—22℃即可。1周齡雛鳥抵抗力低,溫度驟變、風吹或雨淋等,都會使雛鳥引起感冒、肺炎而死亡。要經常觀察雛鳥,根據雛鳥的活動狀態來調整溫度。溫度低時,雛鳥就會靠近熱源,擠在一起,發出震顫的吱吱叫聲,易造成擠壓傷或壓死。尤其在晚上或停電時更要注意。溫度高時,雛鳥張口呼吸,飲水增加。如果溫度適中,雛鳥活潑好動,食慾旺盛,羽毛有光澤,休息和睡眠安靜。2月齡時可以脫離人工保溫,遇寒冷季節可適當推遲。 

(3)開食與飼餵 剛出殼的雛鳥並不飢餓,其腹內的卵黃提供的營養足以滿足48—72小時的營養需要。開食過早會使卵黃吸收不完全,損傷消化器官,對以後的生長髮育不利。因此,雛鳥出殼後72小時開食為好。開食前應先給飲水,水中加0.01%的高錳酸鉀。飲水後2小時再餵給混合精飼料,精飼料以粉狀拌溼餵給,也可用嫩綠的菜葉、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雞蛋作為開食料。在這期間不能在育雛傘、育雛箱內使用墊草和其他墊料,因為此時雛鳥分不清什麼東西可食與不可食,只要能吞嚥進去的東西就吃,往往造成腸梗阻。1周齡雛鳥的飼料以少喂勤添為原則,每隔3小時投喂1次,以後逐漸減少到4小時喂1次。每次先喂青綠飼料,後喂精飼料,每次以不剩料為準。1周齡以後喂料可不用拌溼料,而改喂顆粒料。1—3月齡的雛鳥精料佔日糧的60%,青飼料佔40%。鎂的缺乏可引起骨骼病變,從3周齡開始,可以在飲水中補充硫酸鎂,新增劑量為每10升水中加5克。 

(4)光照與通風 1—8日齡每天光照20—24小時,2—12周齡每天光照16—18小時。1周齡以後,如果天氣晴朗,外界氣溫高,可將雛鳥放到運動場上活動晒太陽。陽光對雛鳥的作用很大,它可使雛鳥面板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後者參與體內的鈣磷代謝,防止腿病的發生。所以,應儘可能讓雛鳥在陽光下活動。在我國的北方,冬季育雛,可建玻璃溫室運動場或塑料大棚運動場。 

通風換氣的目的是排出室內汙濁的空氣,換入新鮮空氣,同時也調節室內的溫溼度。在炎熱的夏季,育雛舍應開啟窗戶通風。冬季通風要避免對流,要使雛鳥遠離風口,防止感冒。一般通風以聞不到氨味為準。如果鴕鳥飼養密度較大,室內排洩物多,產生的氨就多,會直接影響鴕鳥的生長髮育。 

雛鳥機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患病,所以要採取綜合防疫措施。除飼料要保證營養外,主要應加強衛生和消毒,飲水要保證清潔,飼料要保證新鮮不變質。尤其是夏季餵給雛鳥的草和菜,切碎後應儘快喂,不要存放時間過長,否則極易腐爛和產生亞硝酸鹽。環境衛生尤為重要,雛鳥有些疾病與環境衛生和飼養用具被汙染有很大關係。如臍炎、卵黃囊感染、痢疾等,都是雛鳥常見病。主要是由於雛鳥臍部消毒不嚴或育雛室溼度太高,黴菌繁殖造成感染所致。運動場要經常清掃,不應存有樹枝、砂礫、碎玻璃、鐵絲或塑料袋等雜物,如果被鴕鳥吞食,就會導致消化不良、腺胃阻塞或創傷性胃炎。為預防疾病發生,對育雛舍、用具、工作服、鞋帽及周圍環境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毒。2月齡時,根據疫情,對雛鳥進行新城疫、支氣管炎和大腸桿菌病的預防注射。

選配:  

1 選配方法  

親緣選配:種鳥群的選配常採用非近親交配,即選配種鳥沒有3代以內的血緣關係。但為了鞏固培育某些優良性狀時,可採用全同胞或半同胞近親交配。  

同質選配:選用效能相同的雌雄種鳥進行交配。  

年齡選配:用年齡較大的雄鴕鳥與青年雌鴕鳥交配,可以提高受精率。  

2雌雄比例 優秀的雄鴕鳥每天可交配5次,性慾強的每天可達8次以上。因此,1只雄鴕鳥可以配4—5只雌鴕鳥。但為了達到最佳繁殖效果,雄雌比例以1:3為宜。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雄鴕鳥對配偶沒有明顯的選擇性,故可根據生產需要隨時調配種鳥。繁殖季節按1雄3雌組成1個繁殖單位進行配種.

人工飼養條件下的雌鴕鳥一般在2—3歲時發育成熟。第一年產蛋較少,一般為20—40枚,以後逐年增加,到7歲時達到產蛋高峰,達到80—100枚左右,有效繁殖期為40—50年。雄鴕鳥性成熟略晚於雌鴕鳥,所以在引種時要注意,雄鴕鳥須要比雌鴕鳥大半年或1年,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繁殖效果。    

雌鴕鳥每年3—4月份開始產蛋,持續到9月份。其持續時間的長短受食物、氣候及自身條件的影響。在自然條件下,繁殖季節一開始,一隻雄鴕鳥帶2—3只雌鴕鳥(即通常所說的“一妻二妾制”)形成一個單位而單獨活動。當雄鴕鳥和雌鴕鳥求愛時,會做出優美的動作,炫耀自己的羽毛,交配時間約30秒至1分鐘。雄鴕鳥一般一天交配4—6次,也有性慾強者可達8次以上。 

雌鴕鳥在交配後很快就會產蛋,一般隔一天產1枚蛋,通常產12—16枚就開始自然孵化。為了讓母鴕鳥多產蛋進行人工孵化,可以在鴕鳥產蛋後把蛋取走,這樣在整個繁殖季節可以連續產蛋,取蛋時要防止雄鴕鳥的攻擊。食物供給不足,雌鴕鳥產蛋數就少;體況過肥,繁殖效能差,且無精蛋多。一般產12—20枚休息1周,然後開始下一個產蛋週期,但高產鴕鳥可連續產40枚才休息。主要與飼養管理有關。低產鴕鳥及老齡鴕鳥的產蛋幾乎沒有規律。正常種蛋的受精率為60%—85%。

怎麼養鴕鳥?需要注意哪些? 第2張

養鴕鳥需要注意的:

一、場址選擇及欄舍設計

新建鴕鳥場址選擇非常重要,要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位置,土質以沙土或沙壤土為最好。因為沙土或沙壤土有較多的毛細管孔隙、透氣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後不會過分泥濘、易保持乾燥。場區要能夠提供充足而又清潔的飲水。選擇場地時周圍環境也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鴕鳥對周圍環境的刺激反應特別敏感,容易受驚和引起應激反應。因此,鴕鳥場周圍環境要安靜。場區周圍最好綠化,使鴕鳥生活在一個接近自然的環境裡,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生產潛力。

二、鴕鳥的選擇

鴕鳥良種選擇是建場的關鍵,是決定未來經濟效益的最重要因素。非洲鴕鳥引入我國時間較短,現處於種群擴大階段。由於國內各企業鴕鳥引種來源複雜,引進鴕鳥種質差異很大。所以,養殖戶選購鴕鳥時一定要小心謹慎。要選擇種質純、生產效能好的鴕鳥,為以後的發展打好基礎。

鴕鳥一般分為三種類型:紅頸鴕鳥、藍頸鴕鳥和馴養鴕鳥(馴養鴕鳥就是平常說的非洲黑鴕鳥),非洲黑鴕鳥具有體型緊湊,性情溫馴,羽毛優良,性成熟早、產蛋多等特點,是目前飼養的主要品種。

選購鴕鳥時要注意系譜檔案和血緣選配。系譜檔案詳細記錄了鴕鳥的來源、品種、性別、年齡、雙親及自身的主要生產效能。可以據此瞭解鴕鳥的生產效能及血緣並進行合理的血緣選配。

另外,選購鴕鳥時要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觀察。觀察方法一般有:

1、行為觀察:健康狀況良好的鴕鳥精神飽滿,對外界刺激反應繁感,合群性強;2、體表健康觀察:健康鴕鳥的肌肉豐滿,無裸露骨骼,全身各處沒有傷殘,步態平穩正常;3、採食觀察:健康鴕鳥食慾旺盛,當飼養人員走進欄舍時,會主動迎上去,等待採食;4、糞便觀察:健康鴕鳥便呈暗綠色,細膩消化良好,排尿量大,尿液透明,有少量白色尿酸鹽。

三、鴕鳥的飼料供應

非洲鴕鳥是單胃草食禽類,其消化道完全不同於反雛動物,也不同於非反雛動物或家禽。鴕鳥沒有牙齒和嗉囊;唾液中不含消化酶。食管直通腺胃,腺胃容積較大,能貯存採食的大量食物。胃的消化從腺胃開始。緊接著的是肌胃、呈球狀。肌胃裡有供消化的石子。另外鴕鳥消化道的最大特點是含有兩條大的盲腸和很長的結腸,是鴕鳥進行發酵消化的條件。因此,鴕鳥的飼料吸收轉化率是目前家畜中最高的物種。鴕鳥飼養過程中精飼料供應可劃為七個階段,即雛鴕鳥(0-2月),小鴕鳥(2-4月),生長鴕鳥(4-6月),育肥鴕鳥(6-9月),後備鴕鳥 (9-14月),維持(14-開產及休產)和產蛋鴕鳥。各階段的營養水平要求不同,飼料的配比也不同。但都以食草為主。鴕鳥的食性較廣,對各種牧草飼料和多種塊根塊莖類、蔬菜等均可採食。

四、鴕鳥常見疾病及防治

鴕鳥由於馴化時間不長,抗病能力極強,養殖過程中要注意飼養不當造成的疾病。首先要注意飼料的質量,防止鴕鳥因食用黴變食物而感染黴菌中毒。養殖鴕鳥飼料品質要求很高,黴變食物以及黴變原料對鴕鳥都是有害的。其次要注意青飼料纖維木質化問題,由於青飼料木質化嚴重,容易造成鴕鳥消化系統疾病。最後養殖過程中要注意避免鴕鳥外傷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