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幹穗是什麼病如何治療,附症狀

小麥幹穗是什麼病如何治療,附症狀

回答:小麥幹穗可能是患有全蝕病或紋枯病、根腐病、赤黴病。1、全蝕病:播種後20-30天以及起身期時,使用15%三唑酮500倍液或12.5%全蝕淨灌根。2、小麥紋枯病:返青至拔節期間,病株率達到10-15%時,每畝地使用8-10g的5%井岡黴素水劑,或80g的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兌水60kg稀釋噴霧。

一、小麥幹穗是什麼病如何治療

小麥幹穗有可能是小麥全蝕病或紋枯病、根腐病、赤黴病,防治方法如下:

1、小麥全蝕病

(1)播種之前,使用200-300ml的12.5%全蝕淨兌水1000ml,然後與100kg小麥種子混合攪拌均勻,堆悶3小時左右。或者是使用30-40ml的4.8%適麥丹拌麥種20-25kg,堆悶3小時左右。

(2)播種前,使用2%立克秀進行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如果是病情較為嚴重的地塊,使用80ml的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兌水100-150ml,和10-12.5kg小麥種子攪拌均勻,晾乾後播種。

(3)小麥播種後20-30天以及起身期的時候,使用15%三唑酮500倍液或12.5%全蝕淨灌根,如果病情嚴重,隔7-10天后繼續灌根一次。

(4)返青拔節期間,每畝地使用20-30ml的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或20-30ml的12.5%矽噻菌銨懸浮劑,或20-40ml的2.5%咯菌腈懸浮劑兌水80-100kg稀釋,澆施在小麥基部。

2、小麥紋枯病

(1)播種之前,使用33%井岡·蠟芽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或者是使用25%三唑醇或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或者是使用33%紋黴淨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

(2)返青至拔節期間,當病株率達到10-15%的時候,每畝地使用8-10g的5%井岡黴素水劑,或者是80g的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或者是15-30g的12.5%烯唑醇,或者是80-100g的50%多菌靈,或者是50ml的20%三唑酮兌水60kg稀釋,噴施植株基部, 間隔7天后,繼續噴灑一次。

3、小麥根腐病

(1)播種之前,使用50%福美雙進行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3%,或者是使用15%三唑酮進行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03%,或者是使用12.5% 烯唑醇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每60-80g該藥物拌種50kg左右),或者是使用50%退菌特及8096代森錳鋅1%溶液浸種24小時左右。

(2)病發初期的時候,每畝地使用33.3-50g的50%撲海因,或33.3-50g的50%菌核淨,或6.67-10g的15%三唑酮,或6.67-10g的25%敵力脫,或50-66.67g的50%福美雙,或50-66.67g的75%代森錳鋅進行噴霧(三唑酮和敵力脫只需噴灑1次,其他保護性殺菌劑需要噴2-3次)。

(3)返青至拔節期間,每畝地使用50ml的烯唑醇兌水40kg稀釋噴霧(加葉面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一共噴灑2-3次。

4、小麥赤黴病

(1)播種前,使用藥物進行拌種。常見藥物有2.5%咯菌腈種子劑(藥種比例1:500),20%克福種衣劑(藥種比例1:50),噻菌靈(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5%),50%福美雙(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5%),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每150g拌種100kg)。

(2)在小麥抽穗期的時候,每畝地使用110g的30%多·酮可溼性粉劑,或110ml的28%井岡黴素·多菌靈懸浮劑,或230ml的10%井岡·蠟芽菌懸浮劑,或70g的咪鮮·甲硫靈可溼性粉劑兌水50-60kg稀釋噴霧。

(3)揚花初期的時候,每畝地使用80g的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或250g的多菌靈·福美雙·硫磺可溼性粉劑,或80g的0%多菌靈·三唑酮·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或130g的70%福·甲硫磺可溼性粉劑兌水50-60kg稀釋噴霧。

二、小麥幹穗病的症狀

1、小麥全蝕病

(1)幼苗分櫱期至返青拔節期的時候,表現為基部葉發黃,自下而上呈乾旱缺肥狀,苗期初生根和地下莖變成灰黑色,病情嚴重的時候,次生根區域性變黑,拔節後,莖基1-2節的葉鞘內側和病莖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絲層。

(2)抽穗灌漿期的時候,表現為植株變矮、褪色,生長參差不齊,葉色和穗色深淺不一,潮溼時出現基腐性的“黑腳”,最後植株乾枯,行成“白穗”。剝開基部的葉鞘,可以看見葉鞘內表皮和莖稈表面密集生有黑色菌絲體和菌絲結。

2、小麥紋枯病

(1)葉鞘:病發初期的時候,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產生淡黃色小斑點,隨後變成黃褐色梭形或眼點狀病斑;後續病部逐漸擴大,顏色變深,向內側發展可延及莖杆,導致病株的基部莖節腐爛,幼苗猝倒、死亡。小麥生長中期至後期的時候,葉鞘上的梭形病斑往往相互連結,形成雲紋狀花紋,中間呈淡黃褐色,周圍有較明顯的棕褐色環圈。

(2)莖稈:空氣溼度較大的時候,病斑也可向內側擴充套件深及莖杆,引起爛莖,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

3、小麥根腐病

(1)幼苗:染病種子無法順利發芽,或者是發芽後尚未出土,芽鞘就變褐腐爛。並且即使成功發芽,幼苗的莖基部、葉鞘以及根部也會產生褐色病斑,葉色黃綠,生長不良。

(2)葉片:幼嫩葉片,田間比較乾旱或發病初期的時候,常產生外緣黑褐色、中部色淺的梭形小斑;老熟葉片,田間溼度大或發病後期的時候,病斑常呈長紡錘形或不規則形黃褐色大斑,上生黑色黴狀物,嚴重時葉片提早枯死。

(3)穗部:穎殼上形成褐色不規則形病斑,穗軸及小穗梗容易變色,環境潮溼的時候,外面長出一層黑色黴狀物;病情嚴重時,整個小穗枯死,不結粒,或結乾癟皺縮的病粒。

(4)籽粒:種皮上形成不定形病斑,大多為黑褐色、中部淺褐色的長條形或梭形病斑。嚴重時,胚部變黑。

4、小麥赤黴病

(1)苗腐:芽變褐,然後根冠腐爛。病情嚴重時,幼苗比較黃瘦,病情嚴重時,幼苗死亡。易從腐爛處拉斷病株,斷口褐色,帶有黏性的腐爛組織。

(2)莖基腐:基部組織受害後變褐腐爛,致全株枯死。

(3)稈腐:多發生在穗下第一、二節,剛開始的時候,葉鞘上出現水漬狀褪綠斑,後擴充套件為淡褐色至紅褐色不規則形斑。

(4)穗腐:剛開始的時候,小穗和穎片上出現小的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後逐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環境潮溼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後期其上密集分佈小黑點,後擴充套件至穗軸,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的小穗形成枯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