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盆景養護,火棘和沙棘的區別

火棘盆景養護,火棘和沙棘的區別

放置場所:陽光充足處放置,可在室外養殖;水肥:其喜大肥大水,生長期可多澆水,多施氮磷肥;季節管理:春季以磷鉀肥為主,寧溼勿幹,而冬季於盆面施肥即可,室外養殖防止冷風侵襲;整形:春末打頂修剪;換盆:每年深秋換盆一次,施足底肥。

火棘盆景養護

放置場所

火棘是陽性樹種,性喜陽光。在生長期內,將它放在陽光直射的條件下,才能保證其多開花結實。在養護的過程中要注意,花期一定要將其放置在室外,用來招引昆蟲授粉,保證盆景開花座果。

澆水施肥

火棘根系發達,喜大肥大水,但要保持水肥適當。盆土要間幹間溼,忌積水。在火棘開花期間,為保證授粉應避免雨水澆在花上。火棘因生長期長,長勢旺盛,花繁果多,所以需要大量的肥料。一般在夏季施用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秋季繼續用磷鉀肥,以促進果實成熟和著色。

季節性管理

火棘有結果多、果期長、發芽早等特點,所以在冬眠後,要及時摘果補肥。摘果是來年花繁果多的必要條件。

如果讓果實一直留在植株上,它可以保持到果後次年五六月份不落,既消耗植株本身的大量營養,更不利於當年開花坐果;及時補給養分是春芽健壯、生長旺盛的又一條件,一般可於夏季適時施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寧溼勿幹。

秋季應繼續施磷鉀肥,促使果實成熟、著色。

冬季可於室內觀賞,要求通風,溫度不可太大,溫度不可太高,陽光充足,否則會落葉、發冬芽或過度失水死亡。施肥最好施固體肥料於盆面。如室外越冬,應避幹風吹襲,造成傷害。只要盆土乾溼得當,–10℃左右的低溫都不會造成傷害。

修剪整形

對於成品的火棘盆景來說,春季是又一個生長週期的開始,春季的生長是保證開花結實的基礎。春末夏初乃至秋季,以修剪和打梢為主。修剪和打梢以保持原株型為主。秋季又是一個生長高峰,禁施氮肥。打梢以摘去頂端優勢為好,避免秋梢消耗養分,給越冬和座果帶來不利。

換盆時間

每年深秋換一次盆。換盆時要剪除盆邊老根,施足底肥。注意不要窩根。對於未掛果的營養生長植株,一年四季均可換盆。

病蟲害防治

火棘易受病蟲害危害。主要的病害有黑腐和白粉病,尤其白粉病非常嚴重。防治時以多菌靈和託布津等殺菌藥為主,噴灑枝葉或灌根。平時放在通風乾淨的環境中,光照充足,生長旺盛,可大大降低發病率。害蟲以蚜蟲和紅蜘蛛最為常見,可及時噴灑敵百蟲,乳化樂果等。一般在下午噴藥,每3天噴一次,至少噴三次以上。

火棘和沙棘的區別

1、大小不同

從整體上看火棘和沙棘是沒什麼不同,但它們本質有很大差別,而火棘和沙棘的區別主要在於大小的不同,火棘屬於常綠灌木或者小喬木的植物,株高可達3米左右,而沙棘屬於落葉灌木或者喬木類植物,株高為1.5米左右,要比火棘小很多。

2、枝幹不同

另外火棘的側枝很短,先端成刺狀,嫩枝上有褐色的柔毛覆蓋,老枝為暗褐色,沒有絨毛,腋芽也比較小,而沙棘植株上的刺比較多,枝幹粗狀,嫩枝為褐綠色,上面帶有銀白色的鱗片或者白色的絨毛,老枝為灰黑色,腋芽較大。

3、葉片不同

火棘的葉片為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有2~6釐米,先端鈍圓或者微凹,基部為楔形,葉柄很短,葉緣有鈍鋸齒,而沙棘的葉片為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有30~80毫米,看著要比火棘的小很多,葉片有鱗片,基部很寬。

4、果實不同

沙棘的果實是主要是橢圓球形,直徑為4~6毫米,為橙黃色或者橘紅色,種子很小,果期是在秋季的9~10月份,而火棘的果實為圓球形,直徑在為5毫米左右,主要為橘紅色或者深紅色,果期是在8~1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