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池混養海蜇的死亡原因及防治對策

蝦池混養海蜇的死亡原因及防治對策

隨著海蜇野生資源的逐年衰退,海蜇人工養殖目前由南至北在沿海各地展開,尤其近2年的北苗(螅狀體)南育(蝶狀體)取得可喜成果,穩定了養殖生產,但是海蜇人工養殖技術仍然不穩定、不成熟,成功與失敗兼而有之。為了深入探討海蜇養殖技術,2004年我們對營口市部分蝦池人工混養海蜇進行了全程跟蹤,現對部分養殖戶連續投放4批蜇苗卻先後死亡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應對措施。

一、養殖例項

對蝦與海蜇混養池位於與遼河入海口處相通的四道溝東側,市區民興河下游的西北岸,養殖池水源既有河口處的潮汐水,又有由民興河上游下來的城市汙水、農田下水及汛期洩洪水。蝦蜇混養面積29.2公頃,計11口池塘,池深≥1.5m,池坡較陡,腐泥底質,底泥厚達30cm~50cm,每口池塘均設有1個~3個0.6m寬且一落到底的上下水閘門,可自然納潮≥1m,每期潮汛可進水10天左右。

6月初各池納潮、竄水、涮池。6月上旬各池放養體長約1cm蝦苗5000尾/畝;6月19日~8月1日先後共投入4批傘徑1cm的海蜇苗,其中,前2批放養密度為7500只/公頃,後2批放養密度為4500只/公頃。各池對蝦於7月中旬開始先後患有纖毛蟲病、白斑病而基本絕產;放入蝦池的4批海蜇苗種幾乎每一批都在放養7天~10天以後陸續消失,有2口池塘中的第一批海蜇苗生長至體重500g左右時也逐漸消失。

二、蜇苗死亡的原因分析

1.水質富營養化如前所述,由於池水水源來自市區民興河下水和遼河口處的潮汐水,因此,氨態氮尤其是亞硝酸態氮含量高,這是導致池水富營養化的外因。池塘老化,底泥肥厚,又經冬季的幹塘礦化,在6月份較高水溫(20℃以上)和較低水位(0.5m~1.0m左右)的條件下,營養鹽類不斷溶入水中,使水質肥沃,藻類大量滋生,標誌水體富營養化的骨條藻也在部分池塘出現,導致水中二氧化碳消耗大於補充,pH高,這是引起池塘水質富營養化的內因。同時,這種老化的池塘也為養殖後期發生對蝦病害埋下了隱患。

2.高pH的侵害總體上看,我們認為4批蜇苗死亡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由於池水高pH的侵害。其一,池塘緩衝力低,pH居高不下。當地沿海屬於鹽鹼地,水質呈微鹼性,2004年春由於養殖戶直到6月份才納潮注水(以往多在4月末至5月初),對於冬季乾池返上的鹽鹼未能進行充分的浸泡和衝涮,致使池水鹽度高達32‰35‰,有的池塘雖然透明度較高(70cm)甚至見底,但pH卻在≥9.0~9.2的超標狀態下,且晝夜居高不下,表現出碳平衡系統始終朝升高pH的方向移動,池塘緩衝力低。在第一批蜇苗投放之前,我們與養殖戶曾共同利用這種高pH水體先後做了室內燒杯與室外池塘設定網箱的蜇苗投放模擬試驗,結果一直表現出蜇苗傘徑舒張緩慢、間歇、不起伏並下沉臥底、活力明顯減弱的狀態。尤其是設定網箱的池塘,pH晝夜處於9.0~9.3區間,有的池塘蜇苗僅幾個小時後即呈麻木狀態,不足24小時便死亡。為此,我們初步認為第一批蜇苗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池水鹽鹼度高,緩衝力差,pH超標且居高不下。其二,pH每日變幅大,水質不穩定。納潮水pH(7.7~8.0)比池水pH(8.3~9.0)低得多,養殖戶不得不採取大排大灌的方式調低池水pH,雖然1天~2天內池水pH得以暫降,但營養鹽類的裡應(底泥溶入)外合(潮水輸入)及新水刺繳,又加速了藻類的大量繁殖,使池水水色很快變濃,透明度降低,pH回升,這種由大量注水導致藻類迅速繁殖而引起pH激烈變化的日變幅可達0.1~0.7,水質極不穩定,養殖生物常處於應激狀態而影響其體質和成活率,也增加了感染病害的機率。我們認為這也是第二批、第三批蜇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三,蜇苗投放前後pH落差大。幾次購進蜇苗時育苗室的pH基本與納潮水相近,為7.6~8.0,而每一次蜇苗投放池塘的池水pH都在8.5~8.9左右,落差約為0.5~1.0,這一環節存在於每一批次中,極大地影響了蜇苗的成活率。

3.池水淡化,鹽度落差大8月1日投放第四批蜇苗時,水源水質不僅營養鹽類含量高,其鹽度也較低,尤其是汛期河道上游不定時排放淡水,是造成池水淡化的主要原因。第四批蜇苗不僅繼續承受池水高pH(8.6~9.4)的危害,又承受池水淡化,池水鹽度驟降。第四批蜇苗育苗室的鹽度為23‰,而部分池塘由於調整pH而注入突然淡化的水,使鹽度降至20‰以下,有的池塘甚至降至11‰左右,造成蜇苗投放時鹽度落差約10‰。蜇苗投放時這種低鹽度、高pH的雙重因素導致第四批蜇苗不足l周即陸續死亡。

三、提高對蝦與海蜇混養成功率的對策

筆者根據近2年的跟蹤調研,尤其是2005年對多次投放蜇苗死亡原因的分析,針對本地區蝦池條件和水質特點,提出如下主要應對措施,以供同行參考。

1.清淤使底泥厚不超過15cm~20cm,以控制養殖期間水質的富營養化。

2.4月中下旬開始納潮進水,泡池,反覆衝涮過高的鹽鹼。

3.5月中旬開始清塘除野(蝦、魚、蟹),水體穩定後消毒,蝦苗、蜇苗投放前需肥水。

4.關於投放蝦苗、蜇苗,可在5月底左右投放體長1cm的中國對蝦5000尾/畝,6月初水溫穩定在約19℃時投放蜇苗,規格以傘徑≥3cm為佳(規格小則可進行水泥池、池塘內設定網箱等形式的中間培育)。實踐證明,投放大規格蜇苗是提高海蜇養殖成活率和苗種利用率的重要措施,蜇苗放養密度為150只/畝~200只/畝。

5.控制池水高pH的發生。在每次納潮前,首先是監測水質的pH、營養鹽類,嚴防納入超標或受到汙染的水而引起池水pH的波動。嚴禁大排大灌式的進排水方式,避免打破池塘相對穩定的水質;其次是利用生物技術(微生態製劑、浮游生物等)來平衡池水pH"收"與"支",控制池水高pH的發生。

6.關於水質管理,應在蜇苗下塘7日~10日內保持水質穩定,勿大排大灌,以防水溫和水質的過度變化而引起海蜇死亡和對蝦的應激反應,或埋下誘發病害的隱患。養殖海蜇中,進排水不僅是調節水質,同時也是為海蜇提供充足餌料生物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因此,海蜇下塘7日~10日後,在確保水質正常的條件下每隔1日~2日應換水10cm~15cm,以滿足海蜇生長索餌的需要。

7.蝦蜇混養期間,嚴禁使用硫酸銅等殺藻、殺蟲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