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薹屬都哪些常見蔬菜

蕓薹屬都哪些常見蔬菜

蕓薹的栽培技術

白菜型油菜生育期變幅較大。北方春小油菜的生育期60—130天;冬小油菜130—290天。油菜的階段發育比較明顯,冬性型油菜,春化階段要求0—10℃,需經過15—30天;春性型介於春、冬型之間,對溫度要求不甚明顯。油菜為長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時數為12—14小時,能滿足日照要求,開花結實小增加日照,可以提前開花結實。反之,則延緩發育。

油菜依生育特點和栽培管理不同,可分為苗期、曹苔期、開花期和角果發育成熟期。苗期時間長,一般為60—90天。春性強的油菜,苗期較短。這個時期主要是葉片生長和根系建成。曹苔期是從植株露出花蕾到第一朵花開放為止。這個時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階段。營養生長較快,每天植株增高2—3cm,葉片面積增大,莖生葉生長並開始分枝。蕾苔期受型別、品種、溫度及栽培管理條件諸因素的影響,一般為30天左右。油菜有25%的植株花時,即為初花期,75%植株開花為盛花期,花期約30天左右。油菜的開花順序:主莖先開,分校後開;上部分枝先開,下部分枝後開;同一花序,則下部先開,依次陸續向上開放。油菜的開花期對土壤水分和肥料要求迫切,特別是磷、硼元素尤為敏感。油菜的子實期是從終花至種子成熟,一般為1個月左右。這個時期對礦物質營養的需要逐漸減少,特別是氮肥不宜太多,氮肥過多會貪青晚熟,對油分積累不利。油菜是根深、枝葉繁茂、生長期長的作物。要求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水分適宜的土壤中。土壤PH在5—8,以弱酸或中性土壤最為適宜。較耐鹽鹼,據營口市鹽鹼地利用研究所資料,在含鹽量為0.2—0.26%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長。蕓薹栽培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從中國陝西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7000年。印度公元前2000-1500年的梵文著作中已有關於“沙遜”油菜的記載。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認為有兩個:亞洲是蕓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歐洲地中海地區是甘藍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芥菜油菜是多源發生的,中國是其原產地之一。

中國古代油菜稱蕓薹,東漢服虔者《通俗文》中,“蕓薹謂之胡菜”。最早種植在當時的“胡、羌、隴、氐”等地,即現在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其後逐步在黃河流域發展,以後傳播到長江流域一帶廣為種植。歷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50年代在長江流域推廣,並以勝利油菜為基礎逐漸培育出大批早、中熟高產甘藍型品種。70年代初,甘藍型油菜引入黃淮地區,由於具有較好的豐產性的抗逆性,在北方冬油菜區大面積推廣。

蕓薹屬的常見蔬菜有包心菜,芥菜、榨菜、大頭菜、雪裡蕻,油菜、甘藍、花椰菜(菜花)、結球甘藍等常見的蔬菜。

蕓薹怎麼讀

蕓薹yúntái

一名薹芥。油菜的一種。二年生草本,葉大色濃綠,嫩時可作蔬菜。開小黃花。種子可榨油供食用。莖葉、種子均可藥用,有消腫散結的功效。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蕓薹》:“此菜易起薹,須採其薹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薹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

蕓薹的介紹

蕓薹別名油菜、蕓薹、寒菜、胡菜、苔芥、青菜、胡菜、薹菜。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莖葉,原產中國,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屬十字花科白菜變種。南北廣為栽培,四季均有供產。油菜按其葉柄顏色不同有白梗菜和青梗菜兩種。白梗菜,葉綠色,葉柄白色,直立,質地脆嫩,苦味小而略帶甜味。青梗菜,葉綠色,葉柄淡綠色,扁平微凹,肥壯直立,植侏矮小,葉片肥厚。質地脆嫩,略有苦味。油菜的招牌營養素含量及其食療價值可稱得上諸種蔬菜中的佼佼者。據專家測定,油菜中含多種營養素,所含的維生素C豐富。

道教為什麼不能吃蕓薹

道教忌食,張天師傳說載:道教不食三厭五葷,蕓薹乃道教五葷,不可食,食後損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