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優質高產栽培措施

加工番茄優質高產栽培措施

一、栽培與管理技術

1.統一品種,提早分期播種

為保證加工番茄能正常交售,我區採取兩種方式:一是採用早熟和中晚熟品種;二是提早分期播種,避開採摘、拉運、交售的高峰期。我區於3月27日開始播種,5月2日結束播種工作。

2.後期田管不放鬆

頭遍採摘後及時滴水,補施肥料,預防病害,延長番茄生長期,持續開花結果不早衰,增加產量。

3.提高加工番茄品質

①嚴格進行種子藥劑處理,降低種子帶菌機率,減少番茄田間病害的發生,提高番茄的商品率。

②在加工番茄種植管理過程中,規範防治技術措施,嚴格按照種植合同的要求,使用指定的無汙染環境、無毒害殘留的高效低毒農藥

③品種選擇。我區主栽品種:早熟品種裡格爾87-5、中晚熟搭配品種為石紅系列、98-1等。

④土地選擇。番茄對土壤通氣條件要求嚴格,適宜在微鹼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長,pH7~8為宜。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1%以上,保水保肥和通氣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好。前茬應以小麥、籽瓜、玉米為宜,其次為棉花。避免重茬或迎茬,以免病蟲害嚴重,後期早衰。對老種植區應實行3~5年輪作。

⑤噴施除草劑。我區加工番茄全部使用金都爾除草劑,播種前噴施96%金都爾50~60毫升/667平方米,施藥後立即混土,提高滅草效果。

⑥均勻留苗。在留苗密度上,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因地制宜進行合理留苗。土壤肥力高的條田,667平方米留苗株數3000~3200株;肥力中等的條田,667平方米留苗株數3200~3500株。

⑦科學灌溉。滴灌加工番茄的滴水時間要根據土壤墒情及苗情長勢靈活掌握,堅持少灌、勤灌的原則,一旦滴灌番茄受旱無法進行彌補。一般當加工番茄第一穗果直徑2釐米時開始滴水,每667平方米滴水20~25立方米,以後平均每隔7~8天滴一次水,全生育期滴水8~9次,採收前7天停水。在採收期間堅持“採一遍滴一水”的原則,667平方米共滴水200~230立方米。

⑧合理施肥。當加工番茄處於結果初期開始隨水滴肥,一般6月中旬進行,每667平方米用滴灌專用肥4千克;在結果盛期滴二次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滴施專用肥5千克;當番茄為轉色期進行第四次滴肥,每667平方米滴施專用肥4千克,全生育期共滴肥4次,667平方米滴施專用肥18千克。

二、我區加工番茄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番茄醬廠擴大生產規模,農戶種植積極性高,造成“供大於求”的局面,交售高峰期持續60多天,造成大量番茄腐爛,農戶收入降低。

2.6月份持續高溫,造成番茄花粉敗育,不能正常結果,頂部結果率降低。7月份連續幾天陰雨,造成番茄腐爛,早疫病迅速擴散蔓延,嚴重影響了產量。

3.受勞動力市場制約,田管階段勞力費較高,後期採摘沒有足夠的勞力,造成大量番茄積壓黴變,損失較大。

三、新技術的應用與成效

1.採用膜下滴灌技術

2004年我區加工番茄全部採用膜下滴灌,在播種方式上採用90釐米地膜,3膜6行,膜下點播,一膜一管,行距100+40釐米,接行60釐米,667平方米播量100~120克。滴灌番茄平均單產9噸以上,平均667平方米產值在2000元以上。

2.採用溫棚育苗

採用膜下滴灌與育苗移栽技術相結合,此項技術比滴灌地番茄早成熟6~10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峰期採摘交售的矛盾。

3.採用高密度栽培技術

採用高密度栽培技術種植,平均667平方米保苗株數3520株,比滴灌地每667平方米多近500株。平均單產9.0噸以上。

四、病害發生及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防重於治”的方針,對症施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加工番茄病害種類多,在我區主要是早疫病、葉黴病、臍腐病,針對病害發生特點,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1.依照綠色食品標準選擇番茄醬准入國許可使用的農藥,對病害選用針對性強、無汙染、無殘留高效低毒農藥,如:甲基託布津、百菌清、甲霜靈、灰黴特等。

2.針對臍腐病這種生理性病害,一方面保持田間有一定溼度;另一方面,通過葉面施肥補充鈣肥,降低臍腐病造成的減產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