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打洞栽培並不高產

山藥打洞栽培並不高產

最近,壽光市文家街道的劉師傅聽說山藥打洞栽培不僅省工省力,而且產量也非常高,於是就想通過本報農事熱線詳細瞭解一下這項栽培技術。劉師傅說他今年準備種10畝山藥,如果這種栽培方法可行的話,將會省下不少工錢。

為幫助劉師傅詳細瞭解該技術,同時也為各地山藥種植戶提供一些借鑑,近日記者採訪了壽光市稻田鎮李營村山藥種植大王李振禹。據李振禹介紹,山藥打洞栽培是近年來被媒體炒得火熱的一種栽培技術,所謂打洞栽培即在山藥定植的位置上打一個8釐米粗、150釐米深的洞,使山藥順洞向下垂直生長,以此免去傳統栽培方法的深翻挖溝之苦。乍一聽,這種栽培方法似乎不錯,無需費多大的力氣就能為山藥創造一個好的生長環境。但在實踐中李振宇發現,這種栽培技術除了省工省力外,一點也不利於高產

李振禹介紹說,山藥定植前不挖溝深翻,僅憑打個洞就能為其創造一個優良的根際環境是不現實的。實踐證明,打洞栽培的山藥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會在洞中長得又粗又直,分析原因,李振禹認為打洞栽培雖也能為山藥創造一個相對較好的根際環境,但這個環境的範圍畢竟非常狹窄,不利於山藥根系的伸展。另外,土壤不能深翻就不能深施肥,這也是不利於山藥根系生長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到,山藥打洞栽培僅僅是一種懶漢栽培法,並不是一項能促進山藥優質高產的好措施,因此生產中不予提倡。

同時李振禹指出,山藥要想優質高產,基礎措施必須要做好:一是定植前要進行土壤深翻,深度以70—100釐米為宜,以後每年可結合施肥淺翻1次,以40釐米深為宜。二是重施有機肥。可隨深翻每畝施入優質雞糞3000—4000公斤、複合肥60—80公斤,若配合生物肥使用,則效果更好。三是一定要採取深溝高畦,優化山藥的根際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