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恢復生產水稻搶種技術要點

已移栽水稻管理技術

災後恢復生產水稻搶種技術要點

適用區域:已經移栽、前一階段因地震管理不到位的水稻產區。

技術要點:搶施苗肥。鑑於災區受低溫雪災和地震災害的雙重影響,水稻移栽期較常年普遍推遲7天以上,秧齡較大。同時,前一階段所有精力都放在抗震救災上而疏於田間管理。因此,對已移栽的水稻要搶時施用苗肥和加大用量(比常年增加10%左右的氮肥),促進分櫱和防止“早穗”現象的發生。

加緊修復水利設施,保證灌溉。由於本次災害的重災區既有阿壩州這類的山區,也有成都市的都江堰、彭州,德陽市的什邡和綿竹,綿陽市的安縣等水稻主產區。因此,只有加緊修復水利設施以保證灌溉,才能確保災區水稻生產穩產增產。若短期內無法恢復水利設施,應充分利用雨水,做好保水、蓄水工作,儘可能減少因水分不足造成的產量損失。

加強病蟲害防治。根據植保部門的預報,抓好病蟲防治,重點是防好螟蟲。

水稻直播技術明白紙

適用區域:秧苗已毀壞,但具有灌溉水源或短期內可恢復灌溉設施的地區,可採用直播稻。

技術要點:品種選擇。根據恢復生產的時間和當地氣候生態條件,選擇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的早秈稻或早熟中秈稻品種直播。

搶時整地、直播。整地要求:田面平整、乾淨、上實下鬆,每3~4米開溝起廂,以便於田間管理。直播畝用種量為3公斤(常規稻)或2公斤(雜交稻)左右,以芽長為稻穀的1/2、根長為穀粒相當的芽谷播種。

施肥。總施肥量:氮肥9~10公斤、磷肥3~4公斤、鉀肥6~7公斤/畝。施肥方法:60%的氮肥和鉀肥和全部磷肥作底肥施用,30%氮肥作分櫱肥施用,10%的氮肥和40%的鉀肥作穗肥施用。

灌溉。播種至3葉期,以溼潤灌溉為主,即溝中有水廂面無水。3葉後灌水上廂面,中期排水擱田,後期以間歇灌溉為主,成熟前7~10天斷水。

病蟲草害防治。於播前2~3天用丁草胺等封閉型除草劑進行封殺,出苗後1葉1心期用直播稻專用除草劑如殺草丹等補殺。病蟲防治根據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及時防治。

水稻制種田管理技術

適用區域:水稻制種的地區。

技術要點:抓緊搶種。目前,父本已經移栽,尚有部分母本沒有移栽,要抓緊搶種栽插。

監測葉齡程序。強化對父、母本葉齡程序的監測,及時採取措施保證花期相遇。

花期調控措施。氮肥調控:一是超秧齡移栽的母本要重施苗肥,防止“早穗”現象發生和促進分櫱;二是根據葉齡監測,比對往年資料,及時調整父、母本的葉齡程序,促進或延緩父、母本的生育程序。若父本早就要增施父本氮肥,若母本早則增施母本氮肥。葉面肥調控:對父、母本較遲的一方噴施磷酸二氫鉀可加快發育程序;對父、母本較早的一方噴施多效唑則可延緩發育程序。九二0調控:對父、母本花期稍遲的一方適當提前噴施可加快抽穗,也利於花期相遇。

大齡秧苗移栽技術

適用區域:秧苗葉齡已經達到7葉左右,需在6月份才能移栽的地區。

技術要點:秧田管理。在抓好秧田護苗和肥水管理的基礎上,普遍在苗床噴施一次1.5克/10公斤水(旱育秧)或3克/10公斤水(溼潤育秧)多效唑溶液,既控制秧苗高度,又增強秧齡彈性,防止老苗。

搶時移栽。切實做到“搶時”,並增加移栽密度,確保畝插1.6萬窩左右。若秧苗高度旱育秧超過30釐米或溼潤育秧超過50釐米,應割去部分葉尖,以利於早活棵。

除常規栽插外,可採用免耕栽培技術。一是清理前作殘茬(清理移出)和雜草(噴施滅生性除草劑如農達、克無蹤等)。二是灌水浸泡2-3天以上,使土壤表層軟化,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三是拋秧或機具撬窩栽插。畝拋栽1.8萬兜或撬窩栽插1.6萬兜左右。

肥、水管理。提倡“底肥一道清”,即將苗肥提前到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以碳銨為好)。若出現早穗現象,苗期再追施一次氮肥(畝施尿素10公斤)。其他田間管理同常年生產。

灌溉設施無法恢復,建議改種旱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