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黃顙魚餌料的人工馴養的經驗

黃顙魚是肉食性魚類,以往主要是作為野雜魚生存於池塘、湖泊中,以水體中的小魚蝦、昆蟲和各種水生昆蟲的幼蟲(特別是蜉蝣、搖蚊幼蟲)、糠蝦、小型軟體動物和其他水生 無脊椎動物為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產養殖結構的調整,目前我國已把黃顙魚作為優質魚類進 行人工繁殖和規模化養殖。然而水體中天然餌料數量是有限的,因此要發展黃顙魚的規模化 養殖,關鍵是解決餌料的人工馴養。

養殖黃顙魚餌料的人工馴養的經驗

現就目前常用的兩種馴養方法介紹如下:

一、動物性餌料馴養從市場上收購小魚、小蝦、螺螄肉等搗碎成糊狀,化水後沿池塘 四周潑灑,引誘攝食。以後逐漸縮小潑灑範圍,慢慢引誘黃顙魚上餌料臺攝食。一般經過7 天馴養後,可達到定時、定點在餌料臺投餵動物性餌料的目的(每天投喂2次)。但採用這 種方法養黃顙魚成本較高,有時甚至是得不償失。一般說來,餌料成本約佔總成本的40% ~60%。螺螄的餌料係數是60,以每公斤螺螄1.2元計算,黃顙魚每增重1公斤需餌 料成本36元,這在多數地區顯然高於黃顙魚的市場價,因此必須研製配合餌料進行馴養, 方能降低養殖成本。

二、配合餌料馴養根據黃顙魚作為肉食性魚類對餌料中蛋白質比例要求較高的特點, 一般設計的餌料配方是:祕魯魚粉45%、豆餅粉10%、菜餅粉15%、次粉15%、雜 糧10%、酵母粉2%、菜油1%、誘食劑2%。開始馴化時可在原有動物性餌料(魚、蝦 、螺肉糜)中加入10%配合餌料,2天后相應增加配合餌料至20%,減少動物性肉糜1 0%,經過20天轉換後,可全部停止動物性魚糜餌料,改用配合餌料。這樣不僅在餌料來 源、數量上、質量上能得到保障,其成本也大大降低,易形成規模生產,產生規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