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晚疫病的科學防治技術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稱地蛋、洋芋、土豆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祕魯南部地區。馬鈴薯,高15-80釐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馬鈴薯是中國五大主食之一,其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馬鈴薯是塊莖繁殖,可入藥,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癰腫等疾病。作為食物,其儲存週期不宜太長,一定要低溫、乾燥、密閉儲存。(注:幼芽有輕微毒性),有證據表明,馬鈴薯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4倍左右。

馬鈴薯晚疫病的科學防治技術

馬鈴薯的形態特徵 馬鈴薯為草本植物,地下莖塊狀,扁圓形或高15-80釐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長圓形,直徑約3-10釐米,外皮白色,淡紅色或紫色。薯皮的顏色為白、黃、粉紅、紅、紫色和黑色,薯肉為白、淡黃、黃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無主根,只形成鬚根系。地上莖呈菱形,有毛。初生葉為單葉,全緣。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奇數不相等的羽狀複葉。 小葉常大小相間,長10-20釐米;葉柄長約2.5-5釐米;小葉,6-8對,卵形至長圓形,最大者長可達6釐米,寬達3.2釐米,最小者長寬均不及1釐米,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緣,兩面均被白色疏柔毛,側脈每邊6-7條,先端略彎,小葉柄長約1-8,毫米。傘房花序頂生,後側生,花白色或藍紫色;萼鐘形,直徑約1釐米,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花冠輻狀,直徑約2.5-3釐米,花冠筒隱於萼內,長約2毫米,冠簷長約1.5釐米,裂片5,三角形,長約5毫米;雄蕊長約6毫米,花葯長為花絲長度的5倍;子房卵圓形,無毛,花柱長約8毫米,柱頭頭狀。馬鈴薯圓球狀,光滑,綠或紫褐色,直徑約1.5釐米。種子腎形,黃色。花期夏季。 馬鈴薯晚疫病的科學防治方法 馬鈴薯晚疫病的症狀:

此病可侵染葉片、莖蔓和薯塊。葉片染病,多從中下部葉開始,先在葉尖或順緣出現水漬狀綠褐色小斑點,周圍具有較寬的灰綠色暈環,溼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充套件成黃褐至暗褐色大斑,邊緣灰綠色,界限不明顯,常在病健交界處產生1圈稀疏白黴,雨後或清晨尤為明顯。空氣乾燥,病斑變褐、乾枯,破裂或捲縮。莖杆和葉柄染病,多形成不規則褐色條斑,嚴重時致葉片萎重捲曲,終致全株黑腐。薯塊染病,初生淺褐色斑,以後變成不規則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凹陷,邊緣不明顯,病部皮下薯肉呈淺褐色至暗褐色,終致薯塊腐爛。

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條件和傳播途徑:

日暖夜涼,空氣潮溼,多雨,多霧,平均氣溫10―22℃,有利於病害發生。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薯塊中越冬。播種帶菌薯塊,發芽出土後成為中心病株,病部產生孢子囊。孢子囊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形成發病中心。病菌孢子囊還可隨雨水或澆水滲入土中侵染薯塊,產生病薯,作為下一季的主要侵染源。

馬鈴薯晚疫病的科學防治技術:

1)選用脫毒種薯。引進繁育的費烏瑞它、中署2號、渭署3號等新品種一級脫毒種薯,可以推廣種植

2)種薯處理。嚴格挑選無病種薯作種薯,選用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72%克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浸泡10―15分鐘後晾乾種植。

3)栽培管理。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後田間積水;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清除。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選用72%克露粉劑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40%疫黴靈粉劑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粉劑500倍液,或30%百菌清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