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種植新技術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發展,農村大量的勞動力程序,農村大山裡的山珍已經無人採摘,但是人們對於山珍美味的惦念卻仍舊在延伸,在當前大量土地撂荒的年代,種植竹筍這種山的味是農村人致富的一種選擇。

竹筍種植新技術

竹筍種植新技術

1、竹園地的選擇與整地。

①選地:黃甜竹的建園應選擇交通力便,坡度小於15度,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平原、沖積圩地、灘塗地和房前屋後空地。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溼潤、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質土壤或壤地。

②整地:黃甜竹為散生竹類,黃甜竹的出筍成林,主要依靠地下鞭的生長。黃甜竹造林一般採取全墾整地。造林前,先清除園內雜草、灌木、樹樁、石頭等物,墾地深30釐米左右,按預定栽植數挖穴挖穴規格:60X60X50釐米,每穴施肥1公斤或基肥25―50公斤,有機肥,廄肥和土拌勻,回填穴內。

2、母竹的選擇。選擇胸徑2-3釐米,1―2年生,分枝低矮、枝茂盛,無病蟲,生長健壯的黃甜竹為母竹。挖掘母竹時,應留來鞭20釐米,去鞭40釐米,注意保護鞭芽與鞭根,切勿損害螺絲頂。母竹蔸帶足宿土,母竹挖起後,留枝5-7盤。削去竹梢,切口要平滑。

竹筍種植新技術 第2張

3、種植要點

①種植季節:黃甜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以旱春和梅雨季節為最佳栽種季節。

②種植密度:種植密度一般為55-110株/畝。定植株數可依母竹來源和經濟條件而定。

③種植方法:黃甜竹移栽造林要掌握好三個要點。一是母竹運到造林地後要及時進行種植;二是栽種前要適當修整穴和回墊表土,再將母竹放人穴內,讓鞭根自然舒展。注意竹蔸下部與墊土密接,使母竹蔸深度比原入土深3―5釐米,再自下而上,分層回填穴土。踏實竹蔸,使竹鞭與土緊密結合;三是栽植時要澆透定根水,再覆心土,成饅頭狀。山地造林最好選擇陰天無風天氣為宜。

竹筍種植新技術 第3張

竹筍施肥技術

1、竹子一般生長的山坡地,需肥量較小,但以竹筍為主要收穫物的竹林需肥量很大,必須及時補充竹子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才能收穫到更多優質的竹筍。

2、以竹筍為收穫物的竹林,一般每年有四次施肥。第一次是每年5--6月的發鞭長竹肥,畝施生物有機肥60--80公斤。第二次是8--9月的筍芽分化肥,畝施生物有機肥100--150公斤。第三次是11--12月的孕筍肥,畝施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第四次是次年4月的發筍肥,畝施生物有機肥80--100公斤。竹筍採用溝施、株施或兜施的方法追肥

3、新栽的竹林於春夏間也可用稀釋的人畜糞尿或尿素分數次澆在竹株附近,促進根群發展和發筍、抽新鞭。秋季結合除草鬆土,施欄糞或堆肥,翻入土中。成林後每年春筍採畢用人畜糞尿每畝約1000公斤,施入挖筍留下的穴內,並在其他部位開穴施肥,使全林肥料分佈均勻。

竹筍種植新技術 第4張

竹筍種植灌溉和排水

南方地區在梅雨期和夏秋間有颱風,暴雨時,都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低窪處積水爛鞭。遇到秋旱要及時灌水,防止土過幹妨礙筍芽的形成和膨大而影響來年產筍量。在雨量少的地區尤須重視灌水,重點是在春季出筍或夏季發鞭時,冬季土壤封凍前。

竹筍種植新技術 第5張

竹筍的病蟲害防治

1、營林技術防治

①維護生態環境:保護好竹林周邊森林環境,豐富孫林生物群落的物種資源,構成合理的食物網鏈,穩定和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

②嘉慶竹林管理:採取冬季墾複、夏季除草,破壞有害生物的越冬、越夏場所,降低有害生物種群數。優化竹林結構,科學施肥、灌水、促進竹林(筍)生長,提高竹林對有害生物的抵抗和忍受能力。

③竹林清理:及時清理清除病、蟲危害竹筍(枝葉杆)和老弱殘次竹,清除林內病蟲源和傳播源,改善竹林環境。

竹筍種植新技術 第6張

2、物理防治

①利用害蟲趨光性進行誘殺。如竹林內用頻振式誘殺燈等誘殺舟蛾。毒蛾。螟蛾等食葉型害蟲等。

②利用害蟲的趨化性進行誘殺。竹林內用糖醋液、性資訊素、腥味或在麥麩皮、餅肥等食物總摻入適當胃毒型農藥毒劑誘殺竹筍泉蠅等筍期害蟲。

③利用害蟲的潛伏習性,人為設定害蟲潛伏條件引誘害蟲來潛伏或越冬,然後殺滅害蟲。

竹筍種植新技術 第7張

既然是種植竹筍,就肯定不能順氣自然,種下就不管了,因為人力的矯揉造作永遠比不上自然的渾然天成,想要種出令人滿意的山的味道,就必須要在種植技藝上花費功夫和心思,這是種植者所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