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如何栽培能高產

荸薺(拼音:bí qi 英文:water chestnut  學名:Eleocharis dulcis),又名馬蹄、水慄、芍、鳧茈、烏芋、菩薺、地梨,是莎草科荸薺屬一種。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稱之為“江南人蔘”,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如何栽培能高產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用來烹調,並可制澱粉。廣東小吃馬蹄糕,就是用荸薺所制的、稱為“馬蹄粉”的澱粉所制。它的纖維是球狀的,容易吸附雜物,有很好的清理腸道功能。若要生吃一定要把芽眼和外皮徹底清除,否則易導致薑片蟲卵進入腸道寄生。

荸薺如何栽培能高產

除草護苗 

移栽後10~12天,拔除田間雜草,將外露的前茬作物根樁壓進泥中,扒平田面。幼苗呈盆狀生長時,發現球莖外露,用手將球莖壓入泥中。葉片發黃、球莖腐爛的植株應及早拔除。處暑至白露期間,苗密的地方可以拔去部分細弱苗,以利於通風透光。  適時追肥 

移栽後10~12天,結合除草追肥,每畝施尿素5~7公斤或人糞尿200~400公斤。根據苗情追施第二次肥料,苗壯的少追肥,苗弱的多追肥。一般每畝施人糞尿400~800公斤或尿素7~10公斤。白露至秋分植株仍未封行的,在追施第二次肥料後7天每畝再施尿素5~7公斤。  科學管水 

移栽時田間灌淺水層穩苗,活棵後逐漸加深水層,分櫱期灌水2~3釐米深,秋分至寒露球莖膨大期加深水層至5~6釐米。高溫乾旱天氣適當加深水層,遇大雨及時排水至正常深度。立冬前後球莖成熟時排乾田水,以便收穫。有機肥施用過多、泥土過爛、地下水位高的田塊,注意排水露田,使泥土沉實,以促進根系生長和球莖膨大。  防治病蟲 

危害荸薺的病蟲害主要是薺瘟病、黃矮病和荸薺螟、蚜蟲。防治薺瘟病,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600~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黃矮病,主要靠催芽育苗和移栽時避免碰傷母株來預防。防治荸薺螟,在幼蟲盛孵期至3齡期用5%銳勁特1500倍液噴霧,或者每畝用25%殺蟲雙200毫升,或70%殺蟲單35克,加水60公斤噴霧。施藥時田間保持3釐米水層,防止串排串灌。發現蚜蟲危害,用10%蚜蝨淨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