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玉米中毒的發生與防治

黴玉米中毒的發生與防治

2003年秋季,全國大部分地區陰雨潮溼,使得收穫的玉米不能及時晾晒,玉米中的水分過高,達到20%~30%。造成大部分玉米在儲存過程中感染了黃麴黴菌,發生不同程度的黴變。當畜禽採食被黃麴黴菌汙染的玉米及用其配成的飼料(玉米黴變是飼料黴變的主要原因)時引起畜禽發生黃麴黴菌毒素中毒。

畜禽對黃麴黴菌毒素的耐受程度因品種、年齡和個體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最易感的動物是幼畜禽,如2~6周齡的雛雞雛鴨、3~4周齡的幼豬和犢牛等。據初步瞭解,前一階段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如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等均有畜禽不同程度的發病。現將本病的發生、臨診症狀及剖檢變化分別介紹如下,以供業界人士關注。

發病原因:畜禽採食發生黴變的玉米或被其汙染的飼料而引發黃麴黴菌毒素中毒。

黃麴黴菌最適宜的繁殖溫度為24~30度,最適宜的相對溼度為80%以上。2003年秋季在玉米收穫的季節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陰雨連綿天氣,玉米水分高達20%~30%,致使玉米在儲存(儲存過程中溫度可上升到20—40度)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黴變,感染了黃麴黴菌。

玉米是畜禽能量飼料的主要原料,在畜禽日糧中佔的比例較高,一般在50%—70%左右。2003年後半年養殖業行情見好,飼用玉米的需求量呈遞增趨勢,而2002年的陳玉米已遠遠供不上現代飼料企業和農村養殖的需求,因此不得不過早地收穫玉米、儲存新玉米。而高水分含量的新玉米,在用作飼料原料時,相對的幹物質含量便少了,因此用量更要增加15%~20%,畜禽由於採食了被黃麴黴菌汙染的飼料,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現象。

症狀

雛雞雛鴨中毒,多發生在2~6周齡,食慾不振,生長不良,衰弱,貧血,冠蒼白,排出白色稀糞,腿麻痺,常縮脖閉眼呆立,幼鴨脫毛,時時發出哀叫聲,常躺臥地上,頭呈角弓反張,痙攣而死。成禽的耐受力強,呈慢性經過,症狀不明顯,僅表現食慾減少,消瘦,貧血。中毒久者發生肝癌,產蛋禽則產蛋下降,孵化率降低。

豬常在吃食發黴飼料後5—15天出現症狀,病豬精神委頓,食慾不振乃至廢絕,口渴喜飲,可視黏膜黃染或蒼白,四肢無力,走路蹣跚,糞便先幹後稀,重者混有血絲,甚至血痢,尿黃渾濁,後期出現間歇性抽搐、角弓反張等神經症狀,多因衰竭而死亡。部分病例肛門或陰門水腫。

犢牛發病後生長髮育緩慢,營養不良,被毛粗亂、逆立無光澤。病初食慾不振,後期廢絕。角膜混濁,常出現一側或兩側眼角失明。反芻停止,磨牙,呻吟,有時有腹痛表現,間歇性腹瀉,排洩混有血液凝塊的黏液樣軟便,表現裡急後重症狀,往往因虛脫昏迷死亡。成年牛的症狀比犢牛輕,呈慢性經過。除表現前胃弛緩,精神沉鬱,食慾減少外,乳牛還表現產奶效能降低,奶量下降。肉牛發育遲緩,飼料轉換率明顯降低,妊娠母牛有時發生早產或排出死胎等。

剖檢

家禽:肝臟有特殊性損壞。急性中毒,肝腫大,色淡而蒼白,有出血斑,腎腫大、出血,十二指腸有出血性炎症;慢性中毒,肝臟呈淡黃褐色,並有多處出血和不規則白色壞死。肝脂肪含量增加,病程長者,可見肝癌結節。

豬:剖檢腹腔有少量黃色或黃紅色腹水,肝腫大或萎縮、質脆,病程長者肝間質增生,質地變硬,肝表面有灰黃色壞死灶。膽囊腫大,膽汁少而濃。胃底瀰漫性出血或潰瘍,腸道有出血性炎症。腎臟腫脹、蒼白或淡黃色。全身淋巴結腫脹、充血或水腫。

犢牛:最主要是肝臟質地變硬,表面有灰白色壞死灶,有時全部黃染。膽囊擴大,膽汁濃稠。大多數病牛腹腔積液形成腹水。腸繫膜、皺胃和結腸水腫。腎臟發淡或呈黃色。

診斷

黴玉米中毒主要是黃麴黴菌毒素中毒。首先先做飼料史調查,觀察飼料種類、儲存及喂量,並結合病史、發病情況、症狀、病理變化、流行病學調查,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結合實驗室檢驗。

防治

到目前為止,本病尚無特效解毒劑,臨診中也僅限於對症處理並加強肝臟解毒機能。投服一些保肝、強心、解毒藥物,如Ve、Ve、高搪等。心衰時用強心劑,如安鈉咖注射液等。發現畜禽中毒應立即停喂發黴飼料。

對於本病主要還在於預防。

加強飼料原料的收穫、儲存工作,防治黴敗。在玉米收穫季節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收割,不過早也不過遲。收穫後應儘快晾乾或烘乾。對於環境變化而無法用人力晒乾或烘乾的,可使用一些防黴劑,如丙酸製劑等

飼料庫要乾燥,並且通風要好。在飼料儲存過程中定期檢查料庫的溫度和溼度。料庫溫度不應超過24度,相對溼度控制在800%以下,防止發熱潮溼。

對已有黴變者應及時挑出,以防止黴菌擴散。

對輕度發黴的玉米可先粉碎後用清水浸泡,料水比為1∶3(反覆換水,直到浸泡水呈無色為止),之後再與預混料混合使用;同時增加飼料中複合VB的量,加強肝臟解毒機能;在配製全價日糧時減少玉米的用量,新增1%~5%的植物脂肪或固體磷脂以補充不足部分的能量,減少中毒機會,對於發黴嚴重的玉米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