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白朮根腐病的防治

症狀 病株地下部細根變褐腐爛,後蔓延到上部肉質根莖及莖稈,呈黑褐色下陷腐爛斑,地上部開始萎蔫。根莖和莖切面可見維管束呈明顯變色圈,後期根莖全部變為海綿狀黑色幹腐,植株枯死,易從土中拔起。新、老產區均發生普遍,造成幹腐、莖腐和溼腐,嚴重影響產量與質量。

種白朮根腐病的防治

病原菌及發生規律 病原主要為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Schl.),有報道為多種鐮刀菌複合侵染所致。土壤病殘體帶菌是病害的侵染來源;種栽貯藏過程中受熱使幼苗抗病力下降,是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土壤淹水、黏重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造成根系發育不良,以及由線蟲和地下害蟲為害產生傷口後易發病。生長中後期如連續陰雨後轉晴,氣溫升高,則病害發生重。6~8月為發病盛期。

防治方法 ①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種,中耕宜淺以免傷根;加強對地下害蟲及線蟲的防治。②合理輪作,選栽抗病力較強的矮稈闊葉品種;選用健壯無病栽作種,貯藏期間要保持種栽鮮活,防止發熱後失水乾癟。③早期拔除病株,並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澆灌病穴;栽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栽6~8分鐘,撈出晾乾後栽種。